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朱爽
[导读] 在小学的美术课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思考和耐心,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三小学  朱爽  内蒙古  通辽  028100

摘要:在小学的美术课程中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思考和耐心,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探讨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升,过去的人们在吃穿住行上讲究的是温饱,现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的事物都有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外观上的美观度,审美能力的高低很多时候都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品质。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培养学生审美的必要性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小学美术的学习不仅考验着学生的耐心,还有在绘画过程中的细心,同时也需要他们思考在绘画过程中的结构分布和颜色的添加等,通过美术上的绘画课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耐心、细心,还能提升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对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小学美术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任务的布置,然后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判断和对身边事物的思考,用自己的角度去欣赏和分析“美学”,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同时画画还需要很好的耐心和下笔的力度,这对他们的耐心也是一种锻炼,同时画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往往他们的字也都写得更加漂亮。年幼的小学生们活泼好动,在通过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静心,小学生们将耐心、静心运用到其他的学科或者是生活上,对学生提升其他学科成绩和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同时在绘画过程中培养了小学生的专注度,还能提升他们学习时候的效率。
        (二)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还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审美的启蒙教育是非常好的,如果他们在这个阶段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提升,那说明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真度也是不可否认的,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大的提升作用。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的问题
        许多的学校和教师对美术课程都不够重视,觉得小孩子对美好的事物认知度不高,也不懂得欣赏,加之他们年纪较小,认为他们对美感不会有任何的思考。因此,许多的学校和教师都忽视了美术课程,甚至会用其他的课程来代替美术课。
        (二)教学模式老旧的问题
        万物更新替旧,走遍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新鲜和美好的事物代替了原来老旧和不时尚的东西,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审美的重要性。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错失了课堂的重点知识是很常见的,因此要怎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首先教师的教学模式需要走向新鲜和有趣化,小孩子都是喜欢新鲜和美好的事物,因此教师需要让美术课堂变得生动和有趣,来达到提升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的效果。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美术课程的意义的问题
        据调查,许多小学教师都忽视了对小学生美术课程的审美意识的培养,甚至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语文、数学等课程,同时很多小学一个教师任教好几门学科的课程,一般搭配模式都是一门主课(语数外)加一两门副课,如此反而更加的方便了教师将副课的时间用来讲解主课的知识和内容,即使有时候教室不占用副课的课时,教师很多时候也是将副课的时间给小学生们玩耍,如此美术课程如同虚设,教师不仅没有好好地利用上课时间,也没有充分的利用美术课程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怎样利用小学美术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上课方法的改变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师会觉得不重要,就连小学生自己都会觉得美术课程不重要,不会考试也不需要考察,更愿意在课堂上玩闹自己的事情,因此就需要教师改变上课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美术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其次就需要让小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程,在提升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找到美术的乐趣。要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就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变得生动活泼,甚至可以结合生活的实际发生的美学,来引导小学生对美进行思考和学习。
        (二)要凸显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只有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才能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大胆思考,积极参与,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提升其审美意趣,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转变学习地位,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爱上美术学习。
        (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也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审美能力的作用在社会和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美术教学不论是对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还是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以及人生未来的发展都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组织学生自我创作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加实践活动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在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审美作业、画画作业等,并且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点评。同时也可以定期带学生去美术馆、艺术馆参观,开阔学生审美的视野,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提升审美能力的视频,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起着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情趣的重要作用,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时候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重视小学美术的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的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美术课堂中来。小学美术的教学不再是以基础绘画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关注到小学美术教学背后的功能性和这门课程的意义,引导学生在小学美术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其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85):149-150.
[2]叶子旭.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试题与研究,2020,{4}(27):64.
[3]余泽峰.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4}(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