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有效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陈燕瑜
[导读]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尽量发挥教师出教师的作用呢?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三安小学  陈燕瑜  362411

摘要: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尽量发挥教师出教师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就涉及到课堂上老师的提问质量了。有效的提问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因此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本文针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几点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数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一对一的,而是一对多的,在这些学生之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存在着不同。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巧妙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这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式。想要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周密的筹划,做好教学预设,教学预设是教师发挥自身组织与引领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要把握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对事物的认识规律,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中,进而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一、开发资源,合理预设课堂提问
        1.开发课程资源:教材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大纲,是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承载学习内容的重要载体与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面向全国的教师与学生,因此教材有可能不适合个别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要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从而使其能够适应课堂教学,便于学生的理解[1]。
        2.深入了解学生: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经验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与推进,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进行小学六年级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问设问:“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平时会看NBA比赛吗、同学们知道哪些篮球明星?”等问题,这些问题会调动学生们的思维,尤其是一些热爱篮球的学生,他们会积极地回答教师的这些问题,班级内会针对篮球展开激烈的探讨,有的学会说“姚明篮球打得非常好”,也有的学生会说出自己喜欢的篮球运动员,此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能够证明你们的观点吗?”当学生尝试着说出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姚明在03-04赛季中25场比赛得分数据[2],同时给出奥尼尔与加索尔这两位顶级中锋的得分数据,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一些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就能够通过这些数据,计算中平均数,甚至能够得出“得分稳定性”,这会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方差奠定基础。



        3.结合生活实际:在讲解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逢年过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贴窗花,尤其是在一些喜庆场面中,要张灯结彩,使用红纸剪“喜”字,贴在窗户或是墙上,那么班级中有会剪喜字的同学吗?再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位会剪喜字的同学,指导其他的同学剪出一个喜字。在活动中,学生们亲自的动手实验,并且互相交流,充分地体现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一些平时在课堂中不太活跃的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进来。当学生们都完成了任务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将喜字对折,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资源展开活动,能够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经验出发,吸收知识时也较为轻松。
        二、把握课堂生成,探索动态生成
        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预测性,同时也具有偶然性,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高效的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产的有效结合,高质量的预设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3],课堂中生成是保证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预设要结合实践,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准确地把握课堂生成的切入点,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例如一位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使用圆规画圆,当把圆规的一个脚尖固定在黑板上时,刚刚画了一半,圆规就从黑板上滑落了。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情况下教师会拿起圆规继续画圆。但是教师可以抓住课堂中的这种动态生成,灵活的生成新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导致老师画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会回答:“老师圆规的一个脚尖没有固定住。”这时教师说:“这就证明了在画圆的时候要固定住圆规的一个脚尖,也就是定点”这样就能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方式。
        三、在预设与生成中提升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精心地预设问题,预测学生可能产生的答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重技巧性与艺术性,这样才能克服问题随意性的弊端,减少出现不可预知的问题,实现高效的课堂生成。在生成过程中要注重最佳的切入时机,要由浅至深,由易到难[4],注意提问时的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诱导,在预设中准备得越充分,得到的生产就会越有效,缺少了高质量的预设,就不会获得精彩的生成。但是在预设中,内容过于丰富会影响生成的效果,会挤压课堂生成的空间与时间,生成过多也会影响目标的实现与教学内容的落实,所以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结合教学实际来展开,实现正确的教学导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是一项艺术,每一节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课堂提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促进学生思维逻辑发展这方面,一直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精心的准备预设,实现教学过程中高效的动态生成,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洪丽彩.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分析与思考[J]. 考试周刊,2021,(47):67-68.
[2]孙丽娟.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2021,(20):63-64.
[3]张晓云. 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研究[J]. 天津教育,2021,(15):112-114.
[4]刘其飘.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技巧思考[J]. 考试周刊,2021,(4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