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包丽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包丽叶
[导读]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协调者,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

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  包丽叶  325000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协调者,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必须从思想上热爱班主任工作,坚持为人师表,把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把关爱、了解学生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
关键词:管理;制度;平等;鼓励;
        “班主任”作为现代教育词汇中的术语,人们对它似乎早已十分熟悉,现在的初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热情,但同时处在尚不成熟的时期,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心理承受水平低,自控能力差,辨别能力低,思想、情感、性格、兴趣和爱好尚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变化和迁移,因此,对初中生的成长而言,班主任的引导与管理至关重要,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较为了解,如果能及时疏导,引导其向正确的航向前进,则很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据此,本人就结合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情况,对班级管理做岀一些思考,提出几点见解。
        一、热爱班主任工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
        常言道‘‘干一行,爱一行’’做班主任工作也是这样。初中班主任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热爱班主任工作,热爱学生,端正思想,只有思想端正了,目的明确了,才能在正确的意识支配下开展积极主动的工作,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巨变的同时,西方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其它腐朽没落思想也泥沙俱下,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严重侵蚀着新生一代,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加强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的改造具有了强烈的爱国报国思想,并具有了较高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对新环境、新形势、新问题才能以一种平和成熟的心态进行冷静思考和对待。
        二、为人师表,发挥榜样的作用
        班主任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换言之,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这话不无道理,在初中阶段,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因此,初中班主任要当好这面镜子,首先,要正其形,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往往应率先垂范,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初中生最爱犯的迟到现象而言,班主任如果迟到一次,学生可能是十次,本人可是深有体会其次,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用适当的方式正确地输出思想、真理比如,以爱润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用语言去感化学生,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前进的动力。同时,对学生的动态能辩证地予以吸收学生往往要察言观行,教师的品德和一言一行始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理论修养、品性表现、工作态度、进取精神是班主任获得并加深学生对其信任的主要内容,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乃至今后甚至一生的为人,亦即通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传统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


班主任多以“我”为中心要求学生,容不得学生的半点违抗,而今天,学生要求班主任抛弃“警察形象不能自以为当了班主任就有绝对的权威,就能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也不能成天板着一副面孔,摆着班主任“天生不会笑”的形象,而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你要去尊重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做他们的倾听者、忠告者和建议者。让他们感受到你的鼓励你的笑,你的尊重你的爱,从而敞开心扉,接受你,听你的建议,而不再是“你不懂我的心、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注意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时刻感到我们既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又是生活中的知心朋友。
        四、“平等”二字值千金
        1、对学生平等。初中班主任一般喜欢把行为表现好的学生称为优秀生,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为差生,默默无闻的学生为中等生,平常教育中习惯性偏向优秀生,忽略中等生,“俯视”差生。学生犯错,会有思维定势来阻碍班主任的判断,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引起学生的不满,所以千万不能在心里将学生分等级。
        2、对教师自身平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有与学生平等的思想,不能顾及面子,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批评学生不能有任何顶撞,否则威信扫地。这种传统的班主任理念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中职教育的需要。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实事求是,勇于承认错误,尊重每一位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繁琐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难免会出现管理失职,错怪学生等现象,这就要求及时纠正错误,注重策略。
        五、将鼓励进行到底
        一要口头鼓励。对于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表扬,有的学生作业马虎,偶有一次认真则可适当表扬,不要吝啬。二要书面鼓励。周记本、读后感上,每次可写上一两句简短的激励语。“祝贺你,有进步!”“祝你进步!”“真厉害,让老师刮目相看。”……三要官帽鼓励。同学孙某是个让老师和同学都头痛的小“太保”,十足的害群之马。但自从当上了班干部,戴上官帽后,变化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让我当班干部,说明老师信任我,我不能让老师失望,我若不改变原来的不良习惯,怎能服众……”可见官帽激励学生,不但能改变其本人,而且能起带好一帮学生作用。四要物质鼓励。一张奖状不用花太多钱,但也许是职高生求学生涯的第一张奖状,会重新燃起他的信心,让他走上人生的转折点。因此多设置一些奖励,像最佳文明学生、最佳才艺学生、最佳勤劳学生、最佳拾金不昧学生等。
        总之,教育有规律,但没有哪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们的学生塑造成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借鉴名师的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华。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2(X)9-3。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220-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