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顾小岑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实验幼儿园  顾小岑  31300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幼儿园施行家园合作培养方式可以充分培养幼儿的自理品格,促进幼儿自身全方位的发展。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是幼儿园目前教育重点之一。基于此,幼儿园需要充分发挥家园合作培养模式的效率,对幼儿展开独立自理品格的培养,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针对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对策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切实提升幼儿园家园合作培养模式的效率。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独立自理
        前言: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培养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家庭方面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通过这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充分提升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家园合作的开展是通过运用优质的幼儿教育资源来将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一个搞笑的合作关系,以此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家庭与幼儿园优质教育氛围,通过家园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幼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掌握,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判断与评价,以此来形成完善的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教育模式。对于幼儿来说,自身独立自理品格的培养是需要家园合作共同来完成的,家长与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差异性的教育方法来对幼儿独立自理品格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够通过家园合作的培养来掌握自己洗手、上厕所、吃饭、脱穿衣服等各个方面独立的自理品格。本文通过对家园合作的教育方式来提升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让幼儿形成完善的独立自理品格,真正意义上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重要性
        (一)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可以提升幼儿身体素质
        幼儿往往自身年龄较小的缘故,身体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状态,自身的肌肉都处于一个待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充分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让幼儿自己穿衣服、脱衣服、洗手、洗脸、吃饭、上厕所。通过这些动作可以充分锻炼幼儿的肌肉,让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性,为幼儿身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提升当前幼儿的身体素质,这对于幼儿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可以帮助幼儿融入集体
        当幼儿从家里来到幼儿园时,往往对幼儿园这个新环境较为陌生,自己又好气又恐惧。因此如何能让幼儿充分融入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是目前幼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幼儿在家的时候,自然有父母以及其他长辈亲属照顾,将自己的生活细节照顾的井井有条。但是到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仅仅依靠幼儿教师几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够将数十个小孩子的生活照顾的事无巨细的,尤其是在一些穿衣服、脱衣服、上厕所、吃饭方面应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提升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让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1]。
        (三)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可以培养幼儿自主独立
        当幼儿在家时,往往由父母以及其他长辈亲属进行照料。在他们的照顾中,幼儿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充分的照顾,甚至连一些可以自己完成或者应该由自己完成的事情都要大人们完成。例如穿衣服、脱衣服、上厕所、吃饭等等,在这些本应该幼儿自己完成的事情上进行事无巨细的照顾,不仅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这种溺爱也会让幼儿养成骄纵的性格。当幼儿在自己穿衣服、脱衣服、上厕所、吃饭等方面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家长要做的是去鼓励它,不应该直接去提幼儿做。当幼儿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某些事情时,家长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肯定与表扬,充分激发幼儿的自信心,以此来形成幼儿独立自理的品格。



        二、幼儿独立自理品格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过分溺爱幼儿影响幼儿形成独立自理品格
        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习惯上来看,其实很多家长已经意识到幼儿形成独立自理品格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往往还是或不自觉或者下意识的去帮幼儿完成一些本该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论是顺手而为还是有意为之,这种行为对幼儿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没有任何益处的。还有的一部分家长,认为凭借幼儿自己的力量很难进行完成,或是无法独自完成。例如上厕所、吃饭等一系列幼儿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往往认为自己去替幼儿做这些事情是对幼儿的关爱,但实际上这些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正式让幼儿形成自理品格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每当幼儿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家长就会去代替幼儿去做好。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幼儿往往就会下意识的依赖家长,让家长帮助自己去解决,这使得幼儿无法良好的形成独立自理的品格[2]。
        (二)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影响幼儿形成独立自理品格
        在现如今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往往缺少家庭的介入。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思想存在误区,认为自己花了钱幼儿园就应该将孩子的教育完全包揽下来,这其实是不正确。家庭应该与幼儿园进行充分分配合,与此来帮助幼儿形成独立自理品格。因此家庭与幼儿园应该形成合力,在幼儿的教育目的上形成一致的看法与意见,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标。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相关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策略
        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独立自理品格的培养。这需要家庭方面的充分配合,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服、脱衣服、扣扣子等等。幼儿达到上述的能力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配合、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而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充分担当起教育责任,以此来培养幼儿形成独立自理的品格[3]。
        (二)提升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关联性形成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
        家园合作中关键的就是家庭教育。因此家庭与幼儿园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幼儿此时的问题存在何处。通过这种方式来有针对性的展开培养。因此幼儿园与家庭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对幼儿错误的行为应该及时予以纠正,并进行相应的沟通教育。在实际的培养中,在家庭家长应该督促幼儿自己起床,在规定时间内穿好衣服。此外,在独立自理品格的培养过程中,还要监督幼儿自己完成吃饭、洗漱等工作,充分提升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
        (三)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升激发兴趣养成独立自理品格
        在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兴趣,养成独立自理的品格。要让幼儿在一些事情上不再对家长产生依赖性。循序渐进的提升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教师可以通过掌握幼儿的爱好来制定一些任务,让幼儿自己动手去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展开家园合作教育方式需要幼儿家庭方面的参与,家庭与幼儿园形成合力来实现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教育。因此在培养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理解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教育手段,而是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教育任务,需要家庭与幼儿园以身作则,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理品格。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幼儿独立自理品格教育的成功,为幼儿今后的生活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婷.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独立自理品格的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21(02):42-44.
[2]马欢欢.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劳动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3]齐阳阳.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8(28):24.
[4]葛春晖.家园合作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