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变革探析 刘宇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刘宇军
[导读] 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重点进行阐述。

贵州省兴仁市第六中学  刘宇军 562300

摘要:本文主要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总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为依据,从教学内容指向性素养的拓展、教学设计理念提升的动力、技能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身体健康状态监测的保障、家校体育文化交流的纽带五个维度深入说明并探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创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进而推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体育教学发展进程。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背景;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在体育核心素养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思想引领下,结合当下飞速发展的教育科学技术,全新的教育模式随之产生,互联网+教育此种新型方式广泛的存在于教育教学体系中,给教学带来较多的便捷条件。初中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其学习的知识和体质训练会影响到今后的成长方向。体育是一门存在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加之目前处于疫情困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教学活动进展,所以如何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及时更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值得教师深入的关注与思考。
        1 当前初中体育教学面临困境简析
        1.1 师生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初中生的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着中考的强大压力,迫使一些教师、家长和学生放弃体育、音乐以及美术等二类学科的学习,在他们眼中只有语数英等应试学科才是学习的重头戏,没有在思想上对体育学习产生足够的重视。学校无论是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计划、教学活动以及相应的考试考查中,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
        1.2 专职体育师资力量欠缺
        调查研究显示,初中的学校课堂,配齐专职体育教师的不足总数的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八十的学校,兼职师资的数量远远超过专职教师,一些毕业于专业体育院校的身体素质较好的教师虽然体育技能较强,但是缺乏教学经验,而且他们进校以后通常会兼职一些学校其他事情。
        1.3 体育教学条件保障缺位
        近几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进步,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在逐步增大,多媒体等先进仪器的相继引入,使得学校对办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些先进设备的促发下变得非常高涨,但是相对而言一些学校的体育锻炼场地以及锻炼器材的缺失也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1.4 体育教学内容局限教材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讲述教材上的内容,这是一些非常死板,教学内容非常枯燥的东西,学生本来就对书本内容比较反感,与教师也缺乏沟通,就会导致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极低。在教学时完全拘泥于教材的内容,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无法发挥充足的作用。
        2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2.1 网络技术帮助学生全面感知基础知识
        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知识技能,首先是户外实践课程,侧重于身体的练习;其次是室内理论课程,侧重于体育运动理论的教学。互联网+教育产生之下,有效的增强教学水平,一些学生缺少对体育技能的正确认知,所以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多维度直观化展现教学内容,便于学生进一步的分析和掌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并且体育知识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提供感性学习材料,那么在网络技术操作中可以针对性的布设学习资源,赋予体育教学活动一定的生动性。
        2.2 网络技术强化学生体育技能有效练习
        初中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师要科学规划、精讲多练,把上课的大部分时间作用于身体训练上,促使学生自身体质有所增强。


在此期间,学生只有具备体育运动技能,身体训练活动才可以更好的转变为科学运动行为,因此通过网络技术给学生示范规范化的体育动作,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掌握,完成体育技能的再次补充和延伸。
        2.3 网络技术丰富及优化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立足于教育学与心理学视角上,配合教学中师生的学习活动,网络技术发挥着重要价值。其巧妙的结合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构建协调统一化的教学结构体系,提升整体学生学习结果,继而生成聚集效应,所以初中体育教学中引进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创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3.1 教学设计理念提升的动力
        运用多媒体的技术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传统运动技术教学以挂图、示范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重难点的动作进行动态化、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如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定格,充分展示动作的路径,一方面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如间歇性的体能练习(tabata),可以利用音乐的控制达到练习的强度,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调查,在多媒体技术引进之后,学生对于tabata训练的积极性从60%提升到80%。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增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若学生真正了解体育运动内涵,会自然而然的激发体育运动热情,增加体育训练的时间和精力,换而言之教师要积极借助互联网+教育教学优势,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3.2 教学内容指向性素养的拓展
        互联网+体育教学模式给学生布设丰富化的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拓展。教师要发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学习资源的相互优化与分享。教师要善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延伸课程内容,保障学生获取更多学习成效。与此同时,教师要以发展核心素养为目的,扩展教材内容,布置相应教材的预习内容,达到多学科的融合教育。例如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八段锦的起源与发展,把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强身健体锻炼理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和无限的动力,树立健康第一的锻炼理念。
        3.3 身体健康状态监测的保障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身体健康状态进行监测,时刻调整教学流程,为初中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课堂上的体质数据,尤其是运动心率,持续时间,强度等级分配等,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杭州市萧山区的初中体育教材中,引体向上是国家体质测试和中考体育的测试项目,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对男生引体向上的训练进行云技术教学,促使教学高效进行。首先是引体向上动作技术分析,其次是专门性力量练习,包含直臂悬垂、屈臂悬垂、悬垂摆动、低杠引体、斜身引体、各种俯卧撑练习、屈臂引体等。对练习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制定针对性训练计划,让学生的引体向上成绩提升明显。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设置等均提出挑战。首先是教师需及时更新自身知识水平,学会熟练操作网络软件,制作生动的课件等网络技能,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是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需通过新颖趣味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善于创新教学内容,突破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自主性。最后是善于转变教学模式设置,利用好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
        5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进展受到诸多便利条件的支撑,新时期下教师要积极的跟随时代发展布设教学内容与环节,意识到互联网+教育先进技术对教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围绕学生学习实际情况,针对性的优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自觉的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整体运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权.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
[2]康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78).
[3]胡芳君.探究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20,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