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育管理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岳晓波
[导读] 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是促进学校教育进步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质量备受社会各方面关注。

河北唐山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岳晓波  河北 唐山 064200

摘要: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是促进学校教育进步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教育质量备受社会各方面关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传统教育已显示出它的弊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管理更需要根据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以新课改为背景,以教育管理为主要论点,探讨新时代下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推进教育管理的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管理;优化研究
        1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问题
        1.1 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盲目跟风

        现阶段,部分地区,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教育改革,特别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通过改变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的基本素质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素质,因此,其他地区的学校教育活动也在发展中积极向成功的学校学习。但有的地区在实施中进入了盲区,例如,一些学校只是盲目采取模范形式对学校的运营经验进行学习,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好比“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家的田”,在方法的应用和实施中照抄照搬,违背了教育规律,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1.2 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受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在成长中各方面思想、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重视对孩子的指导,加强对孩子的正确教育,重视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兴趣和潜力,而不是单单强调对分数的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还存在差距。同样,这也是我国在实现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显著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国家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对学校、教师、家长等各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将新课改革的素质理念充分融入教育实践活动中去。
        1.3 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水平的高低,没有满足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达到素质教育、教育改革下所设定的人才目标是很难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教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等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这就需要接受专业师范大学教育指导并训练的教师。如果大学毕业的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在课堂的实施中也很难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学效率自然降低。
        1.4 学校评价机制的不合理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经常参考学生的成绩进行主观的臆测,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评价机制,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总是把学习成绩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我们就会培养出一些有才无德的学生,他们一旦进入社会,就会为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进而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毒瘤!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并非是评价学生的全部,还要结合学生们在班级里的日常态度和个人品行,对学生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
        1.5 教学管理方针具有片面性
        新课改标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很多学校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因此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学习时间被文化课所占用,这也使得学校生“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管理方针的片面性,有失偏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利。
        2 学校教育管理水平提高的措施
        2.1 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进步
        教育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目前很多学校实施的强制教育管理对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利,如何改进这种管理局限呢?首先,教师要重视自身教育专业能力的提高,努力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知识,向德高望重的教师请教经验,为教育管理改革提供充足的条件。其次,教师在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时,必须继承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结合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效推进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活动。最后,教师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加强灵活管理,确保教育管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2.2 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达到课改的要求
        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作为学校的领导人,必须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遵化市第二实验小学,创设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努力提升学生全面素质,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2.3 完善相关的学生评价机制
        很多学校教育管理中学生的评价机制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为了减少这种不合理对学校教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教师需要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首先,不能忽视学习成绩在评价中处于重要地位,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应在评价机制中加入综合素质的内容,如人际关系、身体素质等,注意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和身体健康水平。最后,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分等,肯定好学生的同时,更要耐心地指导和鼓励表现平凡的学生。完善的评价机制才能客观公正。
        2.4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学校团队管理
        作为学校的领导人,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所管理的团队,才会心悦诚服,团结一心。学校领导在管理学校事务时,严格要求自己,对一些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如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时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坚决做到律人先律己。要求教师值岗,校长给老师们做好示范,无论什么天气都要坚守!另外,学校的管理人有一定的亲和力,多和学校的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多了解老师课堂上的教育实际情况,对老师工作态度认真地给予肯定,关心教职工的生活状况,对生活有困难的教师职工给予帮扶,老师们才能干劲十足,忘我工作。
        2.5 加强教学管理方针的修正和提高
        学校教育管理方针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方针,为了确立教育管理方针,学校和教师有必要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变化。首先,学校就新课改的标准意义开展教学研讨,提高教师们对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引导老师开展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创新。其次,学校要加强本校与优秀学校的交流,有目的参考其他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针,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实践改革。最后,学校不断优化本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育质量有飞跃性地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化教育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发展的重要前提。时代发展,对教育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改革的道路依然沉重而道,我们在优化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这条路上仍需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定然能在新课改背景下,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吴金彪.浅议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
[2]马庆宏.浅谈学校校长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A].《教育学》教科研成果展示[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