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学理及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蒋淑华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而小学时期更是一个人在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所在。

重庆市忠县汝溪镇中心小学校  蒋淑华  404328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变革,而小学时期更是一个人在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所在。由于处在小学时期的孩子们不论心理还是生理的发育都不够健全,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都离不开班主任教师的引导。针对小学生独特的年龄特征,必须要加强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采取有效的赏识策略,促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三观。对此,本文中笔者将着重分析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时策略,力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主任;学生年龄
        小学时期的教学不应只关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而是要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而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需要及时发现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不断的完善提高自身教育水平。本文中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赏识教育,这种教育不同于常见的理论知识教育,而往往具有极强的人性化特点,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需要小学班主任采取有效的赏识策略,开展更加高效的赏识教育。
        一、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迎合了小学时期班级管理的基本需求,是与小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一种教育模式,也是培养小学生养成正确三观的基本手段,更是班主任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教育的基本路径。不同于普通教学,赏识教育中学生们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是由班主任教师扮演这个主体角色,结合小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教学活动等对他们进行激励或表扬[1]。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要有一颗细致的心,真正的关心学生、赞美学生,而不是让赏识教育停留在表面,从而使学生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总而言之,在小学时期班主任开展赏识教育,就是借助于科学的教育手段,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发展,减轻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压力。
        二、赏识教育的学理概述
        班主任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一步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适合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时期的教学时间跨度更大,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年龄特点,随着年龄的不断变化,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或者是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在心里上,接受不同的赏识教育时也会有着不同的认知。由此可见,小学时期的赏识教育难度较大,需要班主任详细了解班级内学生们的年龄特征,并制定一个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赏识教育计划,既打好基础,又实现了教育的延续性[2]。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班主任赏识教育观念
        合理开展赏识教育的前提就是班主任要强化自身的赏识教育观念,认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赏识教育的规范性以及效率。


首先,需要班主任积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习惯等特征进行更加科学的赏识教育;其次,需要班主任创新发展自身的教育理念,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将责罚变成赏识,更好的解决小学生因为叛逆而导致的抵抗心里;最后,就需要班主任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支持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文艺活动,并从中观察学生们的状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后积极进行赏识教育。
        (二)把握好每一个赏识机遇
        由于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在这个时期的赏识教育,班主任必须要把握好每一个赏识机遇,对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评价。对那些经常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同学,不论他们的回答是否正确,班主任都要赏识他们敢于发言、敢于提问的精神,给予适当的激励手段,从而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息。除此之外,赏识教育还要体现在方方面面,抓住不同方面的赏识机遇。例如:对学习成绩提高的同学进行鼓励,奖励给他们一些实物、奖状等;对打扫卫生认真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让其担任劳动委员等;对班级活动积极热心的同学进行鼓励,并让其担任文艺委员等[3]。总而言之赏识教育能够体现在小学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班主任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抓住每一个赏识机遇。
        (三)选拔优秀班干部提高班级凝聚力
        不同于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既要管理本班的每一个同学,还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此在赏识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所以班主任就可以选拔一些优秀的班干部来辅助自己进行管理工作,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开展更加全面的赏识教育。在小学时期的赏识教育过程中,除了班主任的赏识教育之外,学生之间的赏识往往更加重要,所以在选拔班干部时,需要班主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选拔的机会,确保班干部的能够让每一个学生信服,另外还需要班主任对选拔出的班干部进行单独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发现班级内同学的优点与缺点,为班主任的赏识教育提供合理建立,还能够通过班干部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提高班级内部凝聚力[4]。
        (四)与科任老师合作营造班级赏识氛围
        除了班主任与班干部之外,科任教师在赏识教育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需要班主任积极与科任老师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赏识氛围。对此就需要班主任传达给科任教师先进的赏识思想,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赏识教育,抓住赏识机遇,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不同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科任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外,班主任还要鼓励学生在科任老师的课堂中积极表现,为科任教师创造赏识机会,从而营造一个班级赏识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的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班主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开展一个更全面、更科学、更合理的赏识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娟.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29.
[2]程登章.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2019(09):202.
[3]胡静.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学理及实施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14):197.
[4]梁方明.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学理及实施策略研究[J].教师,2018(05):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