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校园下的劳动教育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蒋赟锋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蒋赟锋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劳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这些词句在中职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的举足轻重。职业教育学生走技能成才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学生首先应该知道,劳动是我们生活和生存的根基。对于中职生的劳动教育,我们应该润物细无声,从身边的小事做好,在新时代智慧校园的推动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相关措施,培养新时代下中职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德育故事;劳动教育;信息化;工匠精神;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阶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劳动教育在中职生的职业生涯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劳动教育贯穿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柳绿花红。然而一夜春风春雨后,学校落叶满地,叶子紧紧地贴在地上。早上考勤路过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公共区域时,心凉一大截,我知道,现在班级公区仅依靠值勤的寝室学生是无法按时高质量的完成落叶清扫。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能否考虑老师能够随时在手机上观察自己班级公区的清洁卫生的处理情况,利用远程通话,提醒学生尽快完成公区清洁。)
        首先,我在学生班级群发出通知:“同学们,今天早上我们班级的公区清扫任务艰巨,希望大家都过来帮忙。”随后我就过去吃早饭了,满以为早饭后会看到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在班级公区劳动,可是到达现场后,失望至极。除了值勤寝室的同学外,只来了2位同学帮忙清扫。此刻最紧急的是先把公区处理好。于是我电话告知班长,通知所有的班委干部一起来协助。我带着大家完成了公区的清洁,过程中我拍下了同学们劳动的照片,最后让大家和他们的劳动成果(十几袋树叶)合影留念。
        (智慧校园推动建设过程中,能随时记录学生做清洁的点点滴滴,随时能够观察自己参加劳动的精彩掠影,让学生不断的回味劳动带给自己的充实感,增强学生的劳动自信)
        回到班上后,我心里其实是一团火,因为我没想到大家的劳动意识和集体观念如此淡薄。没有想着急于批评大家,只是在班上淡淡的说了一句,今天早上辛苦所有的班委干部完成清洁,然后顺势离开了。我这一系列的操作,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同学们独立思考今天发生的事情;二是让同学们思考他们今天为什么做得不对。
        白天在办公室,我一直在思考今天这个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想了很多,其实落脚到最后,集体观念不强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原因,因为那一刻在他们心里压根就还不会想到集体,他们不来做说简单粗暴点就是懒,不想做。今天自愿来协助的两位同学来自于农村家庭,就像我小时候一样,扫地、做家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其他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当事情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根本就没有潜意识去完成公区清洁。
晚自习,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劳动光荣”。我并没有开始大道理演讲,而是尝试着用聊天的方式,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因为我知道孩子最烦的就是老师讲道理。
        我随机叫了一个今天早上没有去参加公区清洁卫生的同学,问道:“XX同学,你来说一下这四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同学站起来以后,支支吾吾半天不知道说什么,我知道,在这些孩子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劳动光荣的这个概念。


最后该同学也知道我是因为早上做公区的事情,笑了很久回答到:“我们要热爱劳动,他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嗯,说的非常好”我对着全班说,然后继续发问,问了另外一个同学:“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热爱劳动呢?”这个同学站起来回到了一句糙理不糙的话:“如果不劳动,我们吃啥,用啥?”我故意提高音量说:“请大家给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我把早上做公区清洁的照片,放在屏幕上。转过头来问班长:“班长,这是今天早上我们班做公区的照片,请描述一下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呢”班长扭扭咧咧的站了起来,他心里清楚,早上他也没有主动去做,是后面我让他们来的,他小声的回答:“刚开始心里还是不情愿的,后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做着做着就感觉特别有意思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很好,你先坐下”我转向我们班的清洁委员,然后把图片切换到最后一张大家和十几袋垃圾合影留念的照片,问道:“你看着这张图片,来回答一下班长那个疑惑呢”清洁委员顿了一会儿,回答道:“应该是在做的过程中,感觉把那些垃圾扫到一堆后,有些许的成就感”“对了,成就感,说得很好”我转过头来面向大家说道:“同学们,这十几袋垃圾就是你们劳动创造出来的价值,也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班长感受到了劳动带给他自己的快乐”
        就像前面几位同学所说,如果我们不劳动我们吃啥,用啥。说得朴素点,劳动会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当我们自己开始懒惰,不去喜欢劳动,热爱劳动,当我们走入社会以后,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不管我们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劳动都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因为我们是靠自己的双手在创造财富。说得高级点,劳动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像许三多说得:“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的活着”我们在社会上生存,重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这些成就感,我们才会获得更多的开心,快乐。
        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技能成就未来,他们更加要深刻的认识到劳动与技能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要想成为未来的大国工匠,我们必须要学会去热爱劳动,爱上劳动,我们在自己的专业课上认真学习技能,这就是劳动,以后走入社会我们也会凭着这门技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个部分,可以利用老实讲始终让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引入3D真实场景感受,模拟学生家长上班劳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知道父母亲劳动的不容易,懂得劳动的价值。这个想法如果得以实施,我们可以随时利用这种新技术,提醒学生各行各业的在辛苦劳动中创造的价值。)
        当然,这一次小小的班会课,对于学生来讲会是一次触动,要想让他们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还需要持续的教育和引导,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将那张扫公区合影留念的照片当成我们班级群的QQ头像,也是希望以此来时刻警示大家,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陆续在班上也开始制定劳动教育的政策,比如开展寝室内务评比;班级技能比赛;每周“劳动说”-谈谈上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劳动所得需要提高的地方;成立班级劳动监督小组,提醒同学们时刻保持状态等等。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么还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我们自己的手机来记录劳动的精彩瞬间。比如,在以后做清洁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拍照,进行寝室清洁之间的评比。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学习小组利用手机制作技能学习的微视频,进行班级微视频大赛等等。利用这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受劳动带给他们的成就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希望通过这一个小小的德育故事,抛砖引玉,探索中职生劳动教育在智慧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如何进行开展。让我们学生能更深刻的感受劳动教育中带给自己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手段贯穿到我们的课堂中去。比如在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像企业一样为学生建立工资绩效体系,上课即上班。学生利用相关APP能随时查阅自己一个月下来所产生的“绩效工资”,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真正的喜欢劳动,热爱劳动,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未来的大国工匠!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智能化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19-07-251)之研究论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