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陈飞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陈飞燕
[导读] 绿色化学也可以成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使用化学技术的同时,不能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化学药剂,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经济性”,在化学反应的开端就预防污染,实现零排放,进而实现零污染,是一种理想化的手段。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西江中学  陈飞燕

摘要:绿色化学也可以成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使用化学技术的同时,不能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的化学药剂,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原子经济性”,在化学反应的开端就预防污染,实现零排放,进而实现零污染,是一种理想化的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绿色化学的思想,可以让学生从化学基础理论方面对化学污染的成因进行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绿色化学的思想,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升化学素养,树立环保意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教育;实践
        引言
        众所周知,很多化学反应都会污染空气,破坏环境,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才能与环境友好相处,从而切实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进行绿色化学理论知识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绿色化学观念,化学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结合化学章节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讲解,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教育,让学生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知,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和环保素质。例如,在“空气中组成成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融入到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有害物质,并向学生介绍在化学实验中如何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地认识,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学生而言,大气污染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直观感受到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分析空气污染的来源,如化学工业生产所排出的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等,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渗透绿色化学教育,让学生真正了解绿色化学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绿色化学的重要性,提高绿色化学意识。教师通过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物质,合理使用化学资源,正确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强调绿色化学教育,进而让学生养成绿色化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加大实验室的开发力度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能够进一步融入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对于化学实验产生更新的认知。要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就要求化学教师针对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采取绿色化学理念,融入最佳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实验每一个流程以及每一个步骤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教师还要掌握实验所需化学试剂类型、数量等等,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危险性化学试剂,这样不仅仅可以切实保障化学实验教学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利于避免化学试剂对于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比如在对于硫酸的有关知识进行教授之前,教师就需要对于化学实验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教师对硫酸以及各种化学试剂的用量也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尽可能的避免产生不良的气体或者是有害液体,防止在化学实验对于外在的自然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和污染。此外,绿色的化学实验教学还要求教师给学生正确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化学知识。



        3为学生创设绿色化学教学情境
        现阶段高中的化学教材将重点放在了化学知识上,没有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以直观地形式突出,这些隐藏较深的绿色化学知识,需要教师的挖掘和对教材的深入解读,提炼出教材内容中与绿色化学有关的教学资源,并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学生一同学习绿色化学的理念。教师在渗透绿色化学的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为学生教授基础化学知识的的基础上,将绿色化学的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入教材,通过这种有机融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实际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内容和绿色化学的思想三个方面出发,构造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绿色化学情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为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在知识和实践的探索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化学知识。例如,高中化学教材中有“氮的循环”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师在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有关NO性质的教学视频,作为课堂引入。我国的“魔鬼谷”一年四季天气都十分恶劣,人类和动物都会因为恶劣的天气受到损害。但是其中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十分的良好,每年都能有好的收成。教师可以在播放这段视频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魔鬼谷”的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而“魔鬼谷”却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威胁。通过问题引入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需要在学生思考交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从化学元素N这一角度进行思考,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往往能将“魔鬼谷”农作物长势良好的原因与土壤中的元素氮联系起来,进而对土壤中氮元素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魔鬼谷”空气中的N元素会在特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化学作用,由此形成天然的养料二氧化氮,为农作为提供了养分。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化学工厂生产二氧化氮等产生的危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材料的两面性。基于此,引导学生如何结合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优点和危害来防止二氧化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引入绿色化学的思想。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其中,多媒体技术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具备诸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于易燃、易爆、以及操作难度较大的实验中。目前我国在化学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绿色化学教育仅仅只是处于萌芽时期。一般来讲,开展绿色化学实验工作往往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现实中不仅需要相关的专家对绿色化学教育理念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需要化学教师集体参与到研究中。对于合格的化学教师来讲,课堂之上不仅需要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促使学生对于绿色化学理念产生更加深层次认知,同时还需要完成其他相关的工作。比如要准备绿色化学实验所需要器材或者配备实验教科书,以及要进一步的发展绿色化学实验研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保障化学实验教学绿色化,同时也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化学实验教学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高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之中,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社会意义。高中化学教师在指导高中生群体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对绿色化学的理念进行深入分析,对教学原则进行把握,针对实验的过程积极寻找可行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高中生群体的环保意识,真正发展绿色化学相关理念。
参考文献
[1]卢小东.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考,2019(31).
[2]张真真.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000(019):241.
[3]宁佳.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