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马晶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马晶晶
[导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科技力量的提升,我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教育界、各位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于高考越加关注。

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  马晶晶 西藏昌都  85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与科技力量的提升,我国社会环境急剧变化,教育界、各位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于高考越加关注。高中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与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了这几年高中生身上频发的问题。为了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作为班主任应当妥善运用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疏导、引导、开导,让他们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关键词:疏导教育法;高中;班级管理;运用策略
        引言: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学生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又极其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外界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者与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下功夫,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学业,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心理、生理、精神上的关怀与关心。当班级里的学生出现行为异常、心理障碍、冲突矛盾的时候,要灵活科学地运用疏导教育法,倾听他们的想法,发泄不满情绪,继而进一步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推动这些学生逐渐改善自己的交际能力,突破自身性格障碍,带领他们融入到整个班集体之中。
        一、及时发现学生异常,用心聆听,理解接纳
        在这些年的社会热点新闻中,学生学习压力大、校园暴力、原生家庭等话题被屡次提及,每每都会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讨论与关注。特别是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倒计时从高一开始便成为了一种隐形的压力,再加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家庭教育、人际交往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使得某些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偏离正常的轨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或者心理问题。作为班主任与教育工作者,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观察与评估,关注的重点不仅要放在学业与成绩上,对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情况、精神世界、行为个性同样要紧密关注。
        举例说明,一旦发现班级中一些学生的行为举止、言语发生了异常情况,首先要收集信息,积极主动地去和这些学生交流、沟通、商讨、询问,让他们能够逐步打开心扉,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自卑、压抑、困惑、矛盾等心理问题表达出来。借助疏导教育法,先疏再导,而聆听与倾听正是一个“疏”的过程,只有当学生愿意向教师吐露心声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导”,对其现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指点、寻找对策。班主任在与这些学生进行对话沟通的时候,应当避开其他学生,寻找一个相对而言较为舒适放松的环境与学生对话。同时要注意耐心、用心聆听,尝试去理解和接纳这些学生。
        二、帮助学生开解心结,疏通引导,克服障碍
        疏导教育法中“疏”和“导”是双面一体的,在日常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当在学生面前避免摆出师长“权威”,面对成绩下滑、行为障碍、性格不合群的学生应当用爱去浇灌他们,以春风化雨的亲切姿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因为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思考能力、个性特点,一味采取口头教育、叱责、批评等教育手段很难起到理想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叛逆的心理情绪。
        打个比方,班主任可以定期在班级内部开展一些主题班会、分享会、研讨交流等活动,借助这种有学生自主参与、分享、表达的集体活动,来了解学生、收集他们的想法与意见,这正是疏导教育法中的“疏通”。然后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一些情况、问题、困惑来给予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正面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无论学生遇到的是人际交往问题、学业问题还是家庭矛盾等情况,作为教育者都应当给予耐心和关心,先帮学生疏通负面情绪,发泄不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最恰当有效的引导,一点点助力学生成长、思考、进步。班主任需要担任亦师亦友的角色,凭借自己的社会阅历与人生经验帮学生对目前的困境、不满进行具体分析,将他们引导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三、公正公平对待学生,纠正教育,以理服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教师与班主任,需要对班级学生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将学生视为独立的、有能力、有自己主见的个体。不以暂时的学习成绩、性格、外貌、家庭背景等因素来给学生打上标签。像是有些学生天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较为薄弱,学习上难以跟上其他人的脚步,从而容易产生厌学、自卑、消极的心理,班主任可以在私下以亲切的姿态和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宽松耐心地对待他们,并给予一些鼓励和实质性的帮助。
        譬如,当某些学生与其他人发生矛盾、争吵时,班主任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谁就是对的,谁是错的,而是要公正、公平、公开地进行统一处理。先通过多方面去了解情况,然后单独一对一与事件涉及学生进行交谈,先听再讲,先疏通再引导,根据事件发生时的背景以及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避免因为有些学生不合群、性格内向、成绩不佳而歧视他们,避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些学生,这样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和心理疏导工作。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这样才是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管理班级时需要做到的,然后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这些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引导他们走向正规,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调节班级整体氛围。
        结语:
        疏导教育法对于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而言是有帮助作用的,作为班主任需要正视和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与这些学生进行沟通,正确引导他们,耐心聆听、认真开解、提供帮助与建议。摆事实,讲道理,尝试以真挚的关爱与换位思考,来一点点解开高中生心中的负面情绪与各类障碍,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时期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晓波.高中班级管理教育理念研究之分析疏导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70.
[2]吴伟,张枫.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9(21):7.
[3]杨美.疏导教育法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8(1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