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黄怡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能够获取到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成都市金堂县安邦保险小学 黄怡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能够获取到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很多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虽然将这一点重视起来了,但是却忽略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很用心的在阅读,但是效率并不高,也很难做到知识的获取,为了能够让这一种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就应该将小学语文的阅读有效性重视起来,去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本文就此观点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研究策略
        阅读不仅是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语文能力,也是能够开始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有些学生虽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但是在阅读完之后收获甚少,甚至是阅读完之后就直接忘记了。这些都是无效阅读,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还会让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时间久了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就是让学生能够做到在相同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去获取知识,并且产生一个深刻的学习记忆,让学生能够在点滴的积累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教师若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所带来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有一个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中,学生一般都是出于一个比较被动的阅读状态。基本上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或者是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学生阅读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找不到阅读的趣味所在。在这一种阅读模式下,学生很难进行深度的阅读,也无法有一个比较高效的阅读过程。为了能够让缓解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尝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改变之前被动的阅读状态,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来,从阅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将阅读变成是自己的一种兴趣爱好,就能有一个高效的阅读过程。
        例如,在学习到了《小蝌蚪找妈妈》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述了小蝌蚪在寻找自己妈妈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教师若是让学生单纯的去阅读就会减弱了故事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就可以尝试着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跟这一篇文章相关的内容。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挑选一些画面比较鲜艳明快,小动物特点鲜明,比较符合学生年龄段审美的动画片。在播放的时候也不能全部播放完,而是留下一些问题。比如,小蝌蚪最后有没有找到妈妈呢?让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就能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始终充满了兴趣和期待感。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中的想象力
        小学生其实是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一类人群,但是很多教师在小学的阅读课堂上会让学生去背诵一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在学生趋近于统一的这一个过程中就慢慢的丧失了自己的想象力。


当学生失去了在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时候,不仅无法感受到文字的趣味性,而且会让思维变得比较刻板,无法进行知识点的串联和联想,对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形成有着很大的阻碍。为了能够让这一种情况得到缓解,教师可以尝试去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解放自己的思维,去天马行空的想象,充分的打开自己的思路,同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个人特色,达到一个个性化的成长过程。
        例如,在学习到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篇文章中,其实文章本身写的是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是却用了一种妙趣横生的语言来表达出来。比如,文章中将蒲公英被风吹走,写成是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降落伞,十分的生动形象。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鼓励学生去想象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跟文章中差不多的奇妙现象呢?当学生去充分的想象并且愿意分享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给予表扬,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无穷无尽的幻想中获得更多阅读的趣味性。
        三、利用课前三分钟,开展读书评比活动
        很多学生的阅读过程都是独立的,没有跟其他学生交流过自己的读书结果。但是每一个人的思维都有着局限性,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形成一种单向的思维,不利于高效阅读的构建。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的三分钟来开展一个读书评比的活动,给学生一个可以交流的机会。同时,在评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知道自己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如何,就能够正确的去制定下一步的阅读计划。
        例如,在学习到了《盘古开天地》一篇文章中,属于神话故事,所以教师就可以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开展一个读书评比的活动。将课前的三分钟当成是休息与上课时间的一个过渡,也可以让学生将玩心收回来。在读书评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参与。也不能单纯的用阅读的数量来定义学生的阅读分数,而是让学生能够说出来自己阅读了什么,阅读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收获,有什么好文章分享给班级里面的其他学生吗?为了能够激励学生在之后去更好的进行阅读,教师也可以给阅读质量比较高的学生一些简单的奖励,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若是学生能够在这个时期养成一个良好且高效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语文基础,还能够增强学生从文字中捕获信息的能力。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对于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的调整自己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构建一个真正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鞠云龙.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中小学教育,2017.
[2]刘梦雪.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