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五大要素 提高职业尊严——浅析资源教师成长策略与途径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胡聚丽
[导读] 高素质的资源教师队伍是资源教室方案有效运作的关键要素,其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决定着资源教室方案的运作成效。

浙江省泰顺县实验小学  胡聚丽  325500

[摘要] 高素质的资源教师队伍是资源教室方案有效运作的关键要素,其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决定着资源教室方案的运作成效。资源教师的职业尊严影响着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也直接影响普校融合教育推进成效。本文结合提高资源教师自我职业尊严的5个要素:职业认同、专业技能、工作主动性、经费保障和团队建设,初步解析提高资源教师职业尊严的策略与途径。
[关键词]:  资源教师    职业尊严   影响因素   策略与途径
        一.问题提出
        职业尊严是专业人士在自己工作对象面前所拥有的威严和尊严,它来源于在职责履行过程中体现的人格操守与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尊严指教师能够热爱自己的职业,并在职业生涯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实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创造职业的积极意义,得到他人乃至社会的认可。资源教师除了要扮演教师的角色外,还要承担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身份的特殊性导致资源教师工作难以充分得到学校、教师、学生各方的认可和支持,学校大都没有建立资源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加上资源教师工作的繁琐性、复杂性,有研究指出,资源教师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师自我成就感更低。各种现实的问题,导致目前很多资源教师未能体验到较高的职业尊严[1]。本文将结合自身作为资源教师工作实践的行与思对资源教师的职业尊严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解析资源教师提升职业尊严的策略与途径。
        二.阻碍资源教师职业尊严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虽然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孩子达成权利与义务的主流途径,但社会大众特别是家长对融合教育不了解,对身心障碍学生的障碍类别、严重程度等存在错误认知;学校对资源教师的工作也存在过高期望,一遇到特殊学生就简单地扔给资源教师处理;普校的资源教育教师培养制度尚不明确,资源教师的职业要求、职业定位、职业考核等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尚不明晰,导致资源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比其他学科教师更为突出的挑战。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家,是教师一生当中实现生命价值最重要的场所。根据调查显示,资源教师之所以选择这一岗位,最大的原因是服从学校安排。“希望更够轻松一点”等原因占据主流,因“特教工作有吸引力”而选择该岗位的教师很少。据了解,有相当部分教师因客观原因无法胜任原有学科被调剂到资源教师岗位,这部分教师年龄往往较大,在工作中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其次,部分老师在申请资源教师岗位前对岗位职责认识不足[3],认为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而实际工作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完全不能胜任,导致学校融合教育工作步履维艰,甚至有老师感慨“误入歧途,悔之晚矣”。再者,部分校长对于资源教师的岗位认识也存在偏差,对融合教育工作并不重视。泰顺在2013年就开始推进融合教育,但作为指导机构的特教中心力量不强,工作的推进力度不够,基层学校“摸着石头过河”,融合教育大多流于形式。
        (三)个人因素
        资源教师个人因素也会影响自身的职业尊严。资源教师的任职要求比普通教师更高。资源教师需要复合型人才,资源教师必须具备更好的沟通能力和师德素养,以及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儿童的知识技能储备;资源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多样性,要求资源教师不断更新和补充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储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现实工作中,资源教师往往缺职乏专业性培训和针对性指导,实操技能更是不足,这也导致资源教师缺乏专业成长路径,专业能力发展受限。
        三、资源教师提高自我职业尊严的策略与路径
        面对不断推进的融合教育,普校需要做好更为有效的机制建设,资源教师也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尊严的获得。


整体而言,学校需加强对资源教师工作的统筹,明确资源教师的职责;上级主管部门要完善对学校和资源教师的考核机制,将融合教育工作指标纳入考核指标;加强特教中心职能作用,通过巡回指导方式推进学校融合教育;单列资源教师职称晋升途径,主动关心鼓励资源教师进行职业规划。那么,如何提升资源教师的职业尊严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一下的策略与途径:
        (一)树立职业认同感是资源教师提高自我职业尊严的前提
        资源教师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资源教师能将自身的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的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统一起来,从内心高度认可这一份职业,坚信自己能够在资源教师岗位上创造出自身的价值。一个具有充分的职业认同感的资源教师,甘于平凡却不平庸,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同时能以高度的热忱和敬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关爱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乐于奉献。一个具有充分的职业认同感的资源教师,能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工作有始有终,不轻易被现实打倒,在工作中不断创造自身工作的劳动价值,从而体验到更高的职业尊严[6]。
        (二)提升资源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技能是实现职业尊严的基础。
        资源教室方案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和社会工作。资源教师作为资源教室方案的核心人物,其自身的教育理念、知识背景、专业技能和认知风格都将直接影响到资源教室方案的服务水平和学生的进步幅度[7]。资源教师要从自身出发,让学习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方式,认真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专业修养。资源教师要善于学以致用,勤于反思,提升底气。当前最好的突破口是资源教师以制订和实施IEP(个别化教育计划)为载体开展学校融合教育工作。IEP虽然不代表特殊教育教学的全部,但它是特殊教育教学的精髓,应当成为资源教师对特殊学生实施有效教育教学的基本参照准则。通过IEP的制订和实施,资源教师能深刻地理解学生的特殊需要,针对性展开教学[8],真正为特殊需求学生服务。所以IEP的制定与实施,是资源教师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自我提升的关键,是促进资源教师充分实现职业尊严的基石。
        (三)树立本职工作主动性是资源教师提高自我职业尊严的关键
        提高工作主动性是资源教师提高自我职业尊严的关键。当前资源教师的工作现状很不乐观,很多学校并未充分认识到资源教师的重要性,未能给予融合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一些学校的资源教师无法专职专用,资源教师如果长期处在被动的工作状态,就很难从实质上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所以资源教师不能“坐以待毙”,应提高自我工作的主动性。主动制定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方案,把方案做细做全;积极与学校领导沟通,组建融合教育团队,争取学校各方力量对融合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构建展示平台,扩大融合教育影响力,充分凸显资源教师的劳动价值来提高职业尊严[9]。
        (四)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是资源教师提高职业尊严的保障
        资源教室方案的运作,需要无障碍的物理环境、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及适宜的教材,更需要人力投入,因此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10]。当然,确保充足资金投同时也要避免浪费和重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保证资源教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要建立资源教师专项考核机制,落实考核津贴,体现资源教师岗位价值。在经费保障的基础上,资源教师才能不断提高对自身角色的认识,进而充分发挥自身角色功能,从而体验到更高的职业尊严。
        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享受优质教育。作为资源教师,尊重学生权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教育教学规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特殊需求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资源教师的职业尊严,来自于自我修炼、专业提升、学生成长,在实践中自我积累,自我超越,在团队中通力协作、互助共赢,服务学生,助力家长,那么,资源教师的职业尊严不请自来!
参考文献:
[1][5][6][9]马丽铭 .心理教师如何提高自我职业尊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5:  4-7
[2]范秀辉  邱举标  近年来我国资源教师研究现状分析与建议73
[3] 顾贝尔  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41 -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