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方法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刘友全
[导读] 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是微妙的,而基于生活角度的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将所学物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

四川省学校国有资产与教育装备中心  刘友全  612513

摘要: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是微妙的,而基于生活角度的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将所学物理知识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答。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具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主要以高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对象,具体谈一谈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从而借助生活化教学情境来实现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将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内容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概念转换成具体的事物,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使用多媒体,创设生活经验情境
        生活经验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参与中所获得的体验。在实际生活参与中,学生在不经意间早已积累了丰富的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形成了物理学的前概念与相应的知识结构。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引导学生发挥其已有生活经验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其新知探究兴趣,还可以加深其对新知的理解程度。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为生活经验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我一般会借助多媒体创设生活经验情境,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观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使其情境的驱动下,自主探究,用适宜的方式探寻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体验新知这一目的。
        2将物理理论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
        众所周知,物理知识和物理学原理大多都来自日常生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那些同高中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引入物理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广大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学们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通过亲身体验,以的主导者而不是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物理课堂上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得高中生一方面更加牢固掌握物理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实践动手能力也获得了提升,从而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除此之外,高中物理教师还应该经常鼓励同学们借助家中常用的生活器具来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
        3创设生活化情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其能够在情境中培养兴趣,提高自己的物理技能和水平。高中生正处于对世界好奇,渴望探索世界的时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在课堂上创设出符合物理学习主题的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将“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故事,让学生先思考,然后播放视频,让羽毛和金属片在真空环境下同时下落,让学生观察实验。最后学生可以惊讶地发现,羽毛和金属片虽然重量不同,但是两者下落的速度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个疑问:金属片比羽毛要重,为什么不是金属片下落的速度没有快一点呢?这个情境的设置,会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就会使得学生有强烈的欲望知道原因,这样的情境设置的意义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學习。



        4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物理教材中的各种物理概念,都是很多物理学家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并通过各种物理实验获得的结论。物理知识的复杂性,使得学生们很难理解,但是,在物理实验的协助下,可以有效地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为学们提供可靠的参考,能够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物理知识。那么,在高中阶段展开物理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给学生们展现出各种丰富的物理实验
        5结合生活进行自主实践探究
        物理知识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具体的问题,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能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在体会到物理知识学习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的热爱学习物理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实践是物理生活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操作,能够检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哪一方面存在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实践操作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综合的运用,最终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6联系生活经验,简化理解过程
        不难发现,很多物理理论知识都是科学家从生活现象、生活经验中得来的。并且,从细微处来讲,我们在每日的衣食住行中都能发现物理的影子。比如:脱毛衣产生静电、利用杠杆原理打开罐头、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等等。这些不起眼的生活经历,往往能成为我们理解物理的一道桥梁。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来学习物理,以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7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中阶段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学习内容,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此时,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进行关联,了解知识对于生产生活、社会运作的重要意义,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物理学科是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而不断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理解采取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性,进而从提高发散性思维,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使学习生活化,提高学习兴趣以及融入生活元素,调动学习气氛等方面来不断的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此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洁.论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4,32(10):92-93.
[2]沈化旺.浅谈如何做好高中物理力学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