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赏识策略 刘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刘陶
[导读]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在各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当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培养工作。

重庆市忠县汝溪中学  刘陶  404328

摘 要: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在各个时期的教育工作当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培养工作。其中,初中时期作为一个人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象征着学生们由少年迈向青年,也即将迈入高中的课堂,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初中生德育教育的引导者,更要发挥自身的赏识作用,积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赏识策略;优秀班集体
        作为初中时期德育工作的中流砥柱,班主任是初中生最重要的德育教师。一个班级体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德育水平是否够高,都取决于班主任教师的能力。而处在中学时期的学生们,心理与生理的发育还不够成熟,他们正处在人生中最重要的叛逆期,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更加重要,肩负的责任也更巨大。对此,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赏识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时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贡献一份理论力量。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分析
        (一)指导性特点
        根据相关规定,中学时期的班主任教师在工作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要竭尽全力做学生的好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作用。而作为初中生学习与成长的主要平台,班集体内主要的指导者就是班主任教师。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可能成为学生人生中难以忘怀的导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由此可见,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当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特点,需要在学生们遇到德育方面的问题时及时指正并加以引导,促进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二)公正性特点
        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的对待集体中的每一个人,初中时期的班主任也是如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公平性,不论男女,不分美丑,也不能根据学习好坏或者是家庭是否富裕来区别对待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心理十分脆弱,所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一旦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极有可能对学生造成严重危害,而公平性原则也是初中班主任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坚持公平性特点是基本原则[1]。
        (三)情感性特点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能扮演一个冷库的教学工具,而是要发挥自身的人性光辉,学会与学生基本的沟通,使自身的德育教育工作充满情感性特点。初中生不同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叛逆心理更加严重,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也更加渴望得到班主任的认可,所以班主任要抓住初中生的“软肋”,通过不断的赏识教育,加强情感交流,与学生们形成合理的师生关系,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愉快的接受德育教育,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压力。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赏识策略
        (一)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德育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当中的赏识要结合实践活动进行,通过更加直观立体的教学,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现实性,提高德育教育效率与质量[2]。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植树节带领学生们到学校附近种植各种树木,相较于课堂理论教学,这种有趣的实践活动往往更容易被他们接受,而在植树过程中可能出现一部分不认真贪玩的学生,这时班主任就要发挥赏识工作的作用,比如通过激励手段进行赏识,对种植树木质量好的同学,奖励他们少写一科作业,由此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能够激发他们的艰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二)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公平性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根本,所以必须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例如:班主任要积极发现班级内那些表现的自卑、不合群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同学,而不是要忽视他们,放纵他们。班主任可以在课余时间及时找他们进行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还可以大胆任用他们担当某一科的课代表,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氛围活跃的优秀班集体。
        (三)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树立榜样形象
        班主任作为班级内的引导者,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必须要注重自身的道德素养,做到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一个优秀的榜样形象。对此,首先需要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最基本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们;其次,还要在课余时间内不断的学习,丰富自身的德育教育知识,并加强自己的道德素养;最后,还要建立与学生们的良好沟通,当学生们发生错误时,不应盲目的批评,而是要借助于有效的沟通,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3]。
        (四)建设优秀班集体提高班级凝聚力
        中学时期的学生们,每天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校园内,而大部分则是在班级内度过,所以对他们影响最深的就是班集体,开展德育教育最好的平台也是班集体。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建设一个优秀班集体,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风班气,以此来提高班级内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4]。例如:班主任可以与其他班级开展一些篮球赛,通过集体活动提高班级内每一个人的集体荣誉感,并且不论比赛结果如何,都要及时奖励每一个同学,形成不放弃、不服输的的优秀班集体。
        (五)加强家校联合开展德育教育
        中学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责任重大,因此仅依靠班主任来进行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就需要班主任加强家校联合,与学生们的家长一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此,可以建立微信家长群,或积极组织小型家长会,加强与家长们的有效沟通,使双方都能够了解学生们的不同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赏识策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时期得的德育工作中,需要班主任遵守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赏识策略,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秉渊.浅谈新时期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创新[J].科幻画报,2020(12):97-98.
[2]储金花.谈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好的四个角色[J].求知导刊,2020(50):83-84.
[3]刘媛倩.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赏识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14):11.
[4]欧阳钜洲.成功教育,从赏识与信任开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7(20):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