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计算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韩晓雁
[导读] 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教材中凡是低年级计算教学都会采用小步走的方式,利用小棒进行直观操作,计数器的操作更能让学生通过直观发现拨计数器与列竖式之间的关联,这些动手操作不是教师讲解就可以达到目的的。

沧州市解放路小学  韩晓雁  061000

摘要: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教材中凡是低年级计算教学都会采用小步走的方式,利用小棒进行直观操作,计数器的操作更能让学生通过直观发现拨计数器与列竖式之间的关联,这些动手操作不是教师讲解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借助情景、教具做辅助,把高度抽象的数学计算的算理和法则同学生实际的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这一对矛盾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关键词:注重算理、强化计算、规范格式。
        低年级计算课的教学看似简单,却非常有探究意义。或许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大家会认为这样的课,学生只要能说出计算的方法,能够计算出结果,就已经是解决了课程中的重难点。但其实我们只是解决了算法的问题,算法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其背后的算理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也为计算提供着正确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设计低年级计算课时,我们应从这三点出发:
        一、注重对算理的理解。
        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如果不懂算理,光机械操练兴许也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样“依葫芦画瓢”的掌握,迁移运用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面对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何谈灵活应用。所以,我们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由“理”入“法”,以“理”寻“法”,并通过智力活动,促使学生能力的形成。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在教学20+10时,要让学生明确:2个十加1个十得3个十,就是30,所以计算时,先用十位上的2+1=3,再在结果后面添一个0;又比如教学“口算乘法”中,在教学20×4时,要使学生明白:20就是2个十,2个十乘4得8个十,8个十就是80 ,所以计算20×4时,要先算2×4=8,再在8的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20×4=80。教学中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结合算理掌握算法,根据算法计算,方能使学生计算基础学扎实,让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使学生充分感知,理解算理。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良好数感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低年级孩子学习计算离不开的就是小棒,从一年级上学期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到20以内退位减法,都是用摆小棒的方法。
        以《两位数加一位数》为例:
        (一)教师根据学生提前准备的30根小棒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小棒,那你们带来了多少小棒呢?怎样才能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30根呢?
        学生能够得出十根捆一捆,可以说成是3个十。
        (二)老师利用带来的小棒引导学生进行口算。
        1、左边有3根,右边有2根,这是多少根,你能列个算式吗?
        2、左边20,右边10,列出算式。
        3、左边30,右边5,列出算式。
        4、老师这里还有2捆,加上这35根,一共是多少根呢?
        学生说出最后结果55的组成,教师可以拿着小棒边展示边配合学生说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说30根小棒是怎样摆的,为课上小棒操作做准备。老师利用小棒让学生进行口算,既是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又是利用小棒直观的让学生明白其算理。】
        二、强化计算的规范。
        引导学生规范书写格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要十分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的数学书写格式规范起来呢?首先教师要加强示范指导,无论从板书还是学生作业反馈中,都要严格要求格式规范。例如教学笔算,解方程等等,都需要教给学生一个正确的书写格式。列加法的竖式计算,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竖式中加号的位置和相当于等号的横线的书写都是非常重要的。以及要求学生用直尺划横线,都是有道理的,并是十分必要的。格式的规范不仅是单纯的书写美观,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是学生在书写中梳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规范书写的积极性。
以《两位数加一位数》为例,在竖式巩固的第二个环节,教师设计了“小兔子列竖式”的环节。为了同学们看的更清楚,利用希沃白板把数位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边说边板书:刚那位同学先拨的23,这第一个加数要写在第一行。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3,为了更美观我们这个数写的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在第二行写+4,在数字的前面写+号,那4写在哪里呢?

       

        师生交流:对,3是个位上的数,4也是个位上的数,所以4要和3对齐,在列竖式时,我们要相同数位对齐。(利用希沃白板展示这句话。)接着我们用直尺画一条直线,表示等于。
        教师提问:那从哪里开始计算呢?
        情景:小兔子也想用竖式来算一道题,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出示算术格纸,小兔子和你们用的纸是一样的,瞧,它把横式写在小格里。现在它要在大格里列竖式喽。它先写第一个加数43(忽远忽近)。
        学生根据动画效果,描述应该怎样规范的书写。
        教师:哦,要不远也不近,接下来它要写“+5”,加号写在数字的前面,同学们帮它指一指加号应写在哪里?
        出示5在十位上,让学生上来改正。
        利用希沃白板出示直尺,让学生瞧小兔子用尺子比着画出来的线多直啊。
        【设计意图:强化计算的规范性,充分调动学生规范书写的积极性。】
        看似是让学生为小兔子纠错,其实是让学生在列竖式时,格式更加规范,如何书写更加美观,再次强调格式的规范。
        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且细致的过程,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实际情况,从细处入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增强计算的趣味性。
        人家说,一堂课好不好,暂且不用看老师,不用看教案,看你的学生便知道你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那么尤其是低年级计算教学的课堂,其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学生在理解算理,大量的计算,强化格式规范之后,是会越学越疲惫,并且没有什么兴趣,更不用说课堂积极性了。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境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情境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除了呈现主题图,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计算学习内容、目的,交替地选择不同的情境。如做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计算是一种很枯燥的练习,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没有兴趣,甚至讨厌计算题。所以,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学中从实际生活入手,创造学生熟悉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方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知识、智力、兴趣的三方面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着一心理特点,有意识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设计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学法,持之以恒地结合知识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求知识的钥匙,可以增添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向上面课例中的两人对决赛、小组竞赛、口算抢答等等活动,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总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
        计算教学占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70%左右,计算又是学生数学入门的基础,是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小学低年级有包括了加减乘除各种计算,可以说计算时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重中之重的。那么,每个学年段都要对计算教学有不同层次的把握提高,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