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阿木吉拉吐
[导读]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引领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阿木吉拉吐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026000

摘要: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引领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传统的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相对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高,导致教学质量欠佳。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引领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可用信息技术手段作出课程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
         一、在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多将作业情况、日常出勤和期末考试共同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化发展缺乏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教学质量;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设备相对落后,导致学生很难跟上新技术的步伐。
        (二)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都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作出更新与发展,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技术与理念上。因此,在信息技术引领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利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在课程教学呈现特点
        (一)教师获取信息的优势逐步消失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比较狭窄,主要手段是从老师处获得信息。对一般课程而言,这种依赖课堂授课的信息获取路径尚且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但对发展极为迅速、技术与咨询更迭极为快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而言,这种狭窄的信息获取路径将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自我提升。因此,学生开始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拓宽自我信息获取途径,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手段掌握更多、更新的网络技术与知识等。在此背景下,教师的主体地位被不断弱化,部分教师在不经充分备课和不断学习时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甚至还不如学生。因此,教师需与时俱进,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完善专业知识体系建设,从而使教师综合素养符合现代学生需求。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
        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途径的提升,无疑进一步弱化教师在课程授课中的地位,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这一主体在高职教育阶段的核心地位。学生通过极为低廉的网络接入成本,便可接收到超过书本内容的、更加新颖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前提下,学生进行自学在整个求学生涯中的占比逐渐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会越来越高。而这也将更好地推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参与主体的个性化培养。
        (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教学
        网络信息技术的接入,使人工智能参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教学成为课程。部分高职院校为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引入了VR、智能实验室等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教学工作的智能测评和信息采集等,通过数据可视化分析,充分掌握教师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进度等,形成一种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教学体系,突破传统课堂授课的局限性,进一步增强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在改革和优化路径
        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充分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教学。因此,在今后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环节,教师对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程度将会直接决定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网络信息引领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优化路径及其作用。
        (一)构建大数据职业教育平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师可用网络信息带来的契机实现现代教育的网络化、资源化和共享化。在遵守国家相关教育职业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在线共享的发展平台,为教育资源化、共享化、联盟化提供技术支持。一是,教师可用网络信息技术搜寻相关的专业资料和信息。二是,构建招生信息网络数据平台;三是,起到监管作用,用于监管教师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监控最优、教学质量更强等,使得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享受到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
        (二)利用网络丰富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2、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综合素质等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每个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同,所以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要有所不同;
        3、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建立小组合作,让计算机基础知识强的学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在一个小组,方便学生随时询问,以此来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4、建立任务驱动法,教师可将学习内容、布置作业等放到网络平台上,学生可用空余时间进行课程内容预习、做作业等。该方式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化职业教育潜力
        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要注重职业教育的专业技术层面,同时也要关注人才管理方面。在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队伍组建需非常专业、需教师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的各项技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才教育管理理念。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建立师资队伍,可通过技术和绩效支持来选拔人才,提高教职人员的智能化教学水平。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职业技术交流,多借鉴市场和其它院校的经验,提高网络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为例,对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开展研究;从教师获取信息的方式、学生学习地位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呈现的特点;进一步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郑美容.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04):26-29.
[2]刘怡然,谭桂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与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5):24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