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宋林娜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宋林娜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教学改革掀起来一个又一 个高潮。

重庆市丰都县社坛镇中心小学校  宋林娜  4080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教学改革掀起来一个又一 个高潮。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学模式的确定、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目 标的设定等方面,突出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特点。它有效提高了小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锻炼了学生的体育技能, 综合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体育教学 体育 技能教学质量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一直以来不被学生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也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是漠不关心,对于那些技术性知识又感觉很累或者是动作很难,总体来说教学效果很差,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模式、师生角色 地位的转变,且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走进体育 课堂教学,使得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资源极大 丰富了体育教学这些条件有利于推动体育 教学改革,优化了小学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活跃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有效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整合体育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悟体育知识的魅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习惯
        课程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优质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运用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进行体育活动时,能有效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知识的习惯。
        比如,在进行“持轻物投远”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喝水剩下的饮料瓶制作 学具一投掷物。教师提出要求,统一用娃哈哈矿泉水瓶(小号),里边充满空心陶粒,拧紧瓶盖,这样就制成了标准一致的投掷物,训练 时,教师先利用学生自己制作的学具进行示范 动作,再让学生进行投远比赛。


学生的比赛可 以是一次投远比赛,也可以连续两次、三次比赛,这样教学,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资源 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再如,在进行“怎样提高弹跳力”的教学 时,教师可利用农村学校木制品较多的特点, 有机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利用这样的课程资源 进行自主训练,使学生通过自制“摸高架”进行 训练,具体方法是,利用石墩或者是厚木板做 底座,利用竹竿或者是细木棍做支架,上边横 上一段软木棍,软木棍的高度可调,在支架上 有相应的刻度这样,学生可通过自己制作的 “摸高架”进行弹跳力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 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限制,极大地刺激了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训 练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在解决教学疑难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体育教学的难题,降低了教师在课堂上 的语言工作量,防止因教师的示范不科学或者 是不到位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那些动作难度较高,教师示范困难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模拟展示,或者是利用视频讲座进行教学,来达成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同时要加 强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综合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比如,在进行“广播操、自编操”的训练时,教师可利用移动音箱和“领麦”进行课堂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在组织教学环节和各拍节的讲解以及指导动作要领时,利用“领麦” 进行语言教学,通过音箱让学生感知教师的语言,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都能听清教师的讲解,同时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更能够为教师的动作示范提供方便, 综合提高教学效果。
        再如,在进行“运球传球接力比赛的教学 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运球传球接力比赛”的比赛规则,通过视频片段让学生 理解比赛的过程,通过视频感悟,可使学生理解要取得比赛的胜利,除了掌握科学的运球、 传球技巧之外,还必须抓住关键的环节,即通 力合作,搞好配合,也就是团队精神,只要这样,比赛才会取到理想的效果在实际训练中, 很多学生注意到这一点,比赛虽然有名次差 别,但整体效果都不错正是由于视频片段的 启迪,学生在比赛中注意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 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探究式 学习能力。
        三、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装备资源,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打造高效求实的体育课堂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全新教学理念,体育高效课堂就是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辅助,科学准确掌握体育知识,形成体育技能,让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实实在在提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有所 长、学有所用尤其是在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上,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更能体现教学的高 效性,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比如,在进行“50米快速跑、立定跳远”的 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新型的高科技产品——50 米跑测量仪、立定跳远测量仪进行教学,测试 前让学生自己进行编号设置、排队测试,测试 成绩可以从数字显示器上直接获得通过这些 仪器的使用,让学生科学地掌握测量方法,准 确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更有针对性的 进行训练,从而解决体育训练中的种种问题 对于特长生来说,准确的训练成绩更为重要, 这些仪器操作简便,记忆功能强,学生可以通 过连续测试了解自己的训练效果,通过测试情 况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最终达 提高训练实效的目的。
        总之,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召 唤,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科学整合现 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化体育教学方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健康 快乐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2011版).
[2]王浩.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反 思.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3).
[3]陈瑞湘.信息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 应用.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