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培养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鲁翠
[导读] 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幼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鲁翠  陕西 安康 725700

摘要:在幼儿教育阶段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幼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注重开展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重视情境化教学和教学实践,在丰富的课堂与实践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引导幼儿形成独立的个性和品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幼儿的思维能力进行考量,使幼儿能够自主思考、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具有双层含义,其一是关键,指人类在生存、生活、工作、交际中最关键的能力;其二是共同,指在课程设计中研究某一群体时应当具备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不以学科知识和技能设限,是一种跨领域的综合素养,其兼顾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强调学习不能停留在学科知识和技能层面,而要重视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从而使个体成长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在幼儿教育阶段中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人文底蕴、学习能力、实践创新三个大方向出发,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
        二、幼儿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没有得到转变
        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强调教师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但目前幼儿教师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来教导幼儿,而不是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幼儿教师片面地理解了幼儿的核心素养教育,专注于寓教于乐,过于重视游戏玩乐,在游戏后不引导、不总结,忽视了教学的意义,使教学没有重点和目标,错失了帮助儿童克服学习困难的最佳时期。
        (二)教学方法不符合幼儿成长特点
        儿童具有好奇心强、想象力好、模仿能力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行动力强、思维方式较简单、可塑性强等明显特征,这些特征需要幼儿教师和家长进行合理的引导,帮助幼儿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思维和习惯。然而目前幼儿教师并没有采取很好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儿童,甚至有悖于幼儿的成长规律,无法很好地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而且会对以后的教育产生很多的负面影响。
        三、幼儿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营造适合幼儿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要为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幼儿能够感受到家庭般的氛围,对幼儿园不再抱有抵触的情绪,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开展。


在幼儿园中,课堂、走廊、户外活动的场地等都是教学的重要空间资源,幼儿教师可以运用丰富多样的材料来装饰和分隔区域,让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具有艺术美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具体可以采用吊饰、彩带、麻绳、树枝、珠串、栅栏、彩纸等多种环保、安全、易取得的材料来进行教学活动空间的装饰,为幼儿打造一个独立、通透、可变的教学环境;使幼儿置身其中有兴趣学习、有动手制作的欲望、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区域布置成不同的风格,比如将过家家的区域布置得典雅温馨又有鲜明的个性,有适合女孩的粉嫩公主风和适合男孩的星空海洋风;将做手工的区域布置得犹如万花筒,大胆运用色块来吸引幼儿的注意;户外游乐区域要布置得贴近自然,给幼儿感受自然的机会等。
        (二)开展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
        幼儿教师在进行幼儿核心素养培养时,要选择开展适合幼儿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幼儿天性爱玩好动的特点,可以选取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对其进行启发。幼儿园可以准备丰富的益智玩具来帮助教师展开益智游戏,如将魔方、五子棋、智慧金字塔、拼图、孔明锁、飞碟杯等儿童比较感兴趣的玩具放置在各个班级的玩具区域和走廊公共区域,使幼儿看到后能够产生好奇心,并且愿意自主选择玩具进行探索。
        (三)重视情境化教学与实践
        情境化教学即是创设符合教学的情境,使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或有着情景化的感受;教师要创建适合展开教学的情境,启发幼儿自主思考,让幼儿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了解知识的本质。例如,加减法的课堂教学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进行,让幼儿联想去商店买东西的场景,从而简单分辨数量的大小;通过生活化、故事化情境的创建,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里数字的抽象思维方法。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注重对幼儿的引导,注重幼儿自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让其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经验、锻炼思维能力。幼儿学习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验证和扩展。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评价方法是基于幼儿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主要考评幼儿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幼儿未来能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今,需要基于核心素养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评价体系,重点考量幼儿的思维素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提出开放式的问题来检验幼儿的思维过程,评价的标准是思维和结论的一致性;幼儿回答得越具体越符合实际越能体现其正确价值观,因为答案是开放性的,所以幼儿自主思考回答的内容如果让教师眼前一亮,就可以对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幼儿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的一个大主题,每个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启蒙阶段,其教育效果会为今后的教育打下基础,核心素养作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应当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抓起。在素质教育备受重视的今天,在幼儿教育阶段渗透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幼儿成为一个有独立个性、有礼貌、有责任感,具备正确价值观的人。
参考文献
[1]曹艳红.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新思路和新途径[J].小学时代,2020(10):59-60.
[2]赵金苹.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2):62-66.
[3]黄灵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幼儿教育研究[J].成才之路,2017(27):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