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情怀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徐小君
[导读]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各种习惯、品格,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都江堰市奎光小学  徐小君  四川 都江堰  611830

摘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各种习惯、品格,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小学德育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对学生品德教育意义非凡,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引领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爱心和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形成优良的品德。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情怀   策略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情怀
        (一)怀揣教育初心
        一名小学班主任老师,首先要牢记当初自己进入教育这一行的初衷,即——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国家输送合格的人才奠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着对教育的热爱,时刻牢记自己干着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正如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唯如此,才能全心全意地扎根于教育事业,不为名利所诱惑,潜心教书育人。
        (二)心中有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更是教育的源泉。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今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心中一定充满爱,爱生如子。他会包容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心中的坚冰才会融化,才能打打开积极紧闭的心扉,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变得乐观向上。而对学生取得的成绩或进步,总会用欣赏的眼光去赞美鼓励,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在这一过程中,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善良、勇敢、坚毅、持之以恒,明辨是非等优秀品质。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优秀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教育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是点点滴滴积累而成。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必须要具备前瞻性意识——即最终孩子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在班级管理中,从孩子入学那天,就要教育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比如走路,集会,做操,劳动、上课,完成方面作业等,细心地一一做示范,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在餐厅吃饭时,告诉学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就餐做到不说话,不挑食,孩子从这些看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中,明白每一件事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心中有规则,长大才会对规则产生敬畏之心。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偏小,自我控制能力弱,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重复教育,对小细节需要常抓不懈,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个班集体中,班干部的选举在学生看来是很了不起的大事,因此,班主任老师事先就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动员工作,学生心中要有正确的评判标准,并且可以毛遂自荐。制定出评选规则,最终选出大家心中理想的班干部,这样才能服众。看似小小的一个班干部当选,班主任决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偏心,平时对于表扬与批评决不能因人而异,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公证无私,学生才会以你为标杆,选出能带动整个班集体的优班秀干部,从而形成一种快乐民主温馨的学习氛围,学生思想情操也得到陶冶。
        (二)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增强集体荣誉观
        对同一个班集体而言,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品质,习惯都不相同。我们需要的结果是通过教育,他们都能拥良好的品质与习惯,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不同方面得到肯定并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比如,有的学生每天总是早到并且积极为班级体服务,但成绩不理想,就忽略对孩子的鼓励与赞美。相反,期末可以给他“劳动标兵”的奖励称号,希望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帮助他在学习上进步。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被老师肯定的那一个,幼小的心中都期待获得老师的表扬,因此,只有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让学生健康成长。
        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都是在班集体这个环境表现出来,作为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树立我为班级增光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不忘集体荣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动。特别是在学校以班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班主任老师就要抓好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意识的思想渗透,放弃个人得失,共同为班级增光添彩。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创建品德教育环境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布置,对学生的品格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品质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教室里面,墙上应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张贴不同的成语故事画,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比如低段的教室中可以贴《司马光砸缸》的画等,让学生回家通过查资料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在班队会上讲解。从名人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之中。班上的黑板报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作为班主任教师,每一次选好本期的黑板报主题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办板报这个活动中来,每一期的黑板报出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建立班级图书角,进行讲故事比赛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主题队会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周的主题队会班主任一定要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比如小品,相声,快板,歌舞等,寓教于乐,最大程度让学生参与其中。利用重大或传统节日或时事新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爱英雄,树正气,尊老爱幼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队旗下诗歌朗诵活动,比如在重阳节开展“尊老爱幼”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后把它布置成一项作业,回家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捶捶背,或是到社区做小小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志愿活动中,为社区中的老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深切受到“老吾老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诸多优秀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将自己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感悟,把优秀人物的思想,品质根植于自己的心中,并付诸于生活实践。同时,班主任老师要了解学生在上其他学科时的表现,并主动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交流,从而更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自我修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必定是一位知识广博、道德情操高尚的老师。要想学生有一桶水,自己就必须是涓涓细流,永不枯竭。因此,加强自己品德修养,是每一个班主任必修课。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学习新的教育方法,从理论上,实践中,同行中,自我的反思中提升自己,通过新闻,电视、微博等媒体,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讲解人物故事,身先示范,感染自己的学生。
        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一言一行都都会对学生造成深深地影响,小学教育阶段,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的行为准则,通过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真正实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最高境界。
        (五)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共育人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可见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作为班主任老师,要搭建起与家长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同教育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老师与家长的交流方式更为快捷和方便,通过建立的班级微信群,QQ群,及时发布学校开展的活动,播报班级动态,这些以阳光,积极向上的信息会影响着家长,或者用一段短视频方式记录学生的在校的表现,通过私信,发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同时家长把孩子在家的一些思想动态及时传递给班主任老师,这样,班主任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把握好度,就会找到学生思想上的结症,对症下药。在同家长交流过程中,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说服家长与学校德育教育工方面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共同努力对学生实现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样,家校合作的关系才更为融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任重道远,它需要班主任老师付出足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采用科学、先进、有效的方法促使德育工作得到优化和完善,保证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要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教师,从多角度,多层面地教育学生,达到五育并举,在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也为基础教育优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燕云.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 小学2016(10):235。
【2】张希平.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分析[J].读写算(教育研究),2015(18):12-12。
【3】赵明华.针对个性特点注重德育成效好——做好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J].文摘版(教育),2015(1)。
【4】翁宗琮. 谈性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个原则[J].教育观察,2016(3)。
【5】毛凤鸣.幸福教育成就幸福教师[J].教育科学论坛,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