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 覃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覃燕
[导读]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历史发展中代代相传,不同的时代,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

平果高级中学  覃燕  531499

摘要: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历史发展中代代相传,不同的时代,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传统美术以水墨画为主,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内容主要以绘画技法为主。在中西方文化日益交互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西方流行美术的创作方法,为了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并行,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本文主要介绍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有机结合。
关键词:传统元素;流行元素;初中美术教学
        引言: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当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学习中,很多美术作品的创作技巧可以与中国汉字,中国古诗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反映了新世纪美术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互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怀。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初中美术教学内容
        在传统理念下的美术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一般以教材为主,略显枯燥,学生的兴趣也不高涨。而若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丰富课堂内容,同时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出美术学习中不同的艺术美。
        (二)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文化有着很多的艺术形式,比如诗词,节日习俗中都能感受出文化的渊源。将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创新能力,将优秀的文化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去。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开展课堂辩论会,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学生创作作品中遇到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时,学生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产生质疑,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辩论会,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或者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两方,正方和反方,通过录音的形式记录辩论内容,为学生后期的美术创作积累素材。比如在讲解《笔墨丹青》这一课中关于写意荷花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荷花中包含的中国传统元素以及相对应的民族精神,同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互相碰撞,我们如何在流行元素非常丰富的今天继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呢?”通过这一话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都会有所提升,并且学生集思广益,能够发现更多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另外,教师也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创作,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创作水平。比如有的学生创作的作品《和谐》,主要内容为泥塑鞋,鞋的一半是安踏标志,代表了流行元素,而另一半则是荷花,代表着传统元素,这一作品的创作不仅体现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表现着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
        (二)将中国汉字等传统图形与流行图形相结合
        美术无处不在,在中国汉字,剪纸等传统图形中都能够感受出美术的魅力。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创作者如何将自己的理解以及灵感融入作品中,又是如何丰富作品的内涵的,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传统美术文化的理解能力。教师再让学生利用现代的思想进行美术创作,思考如何将传统的美术元素与汉字或者其他纹样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有创意的字》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泥塑的作品表面加入中国传统汉字元素,有的学生想到制作一个农民主体的泥塑作品,然后就想到汉字“禾”,将“禾”的写法进行创新,然后加入泥塑的创作中,以此来丰富作品的内容。另外,在对美术作品创作过程,创作者也都会表达某些情感,或积极,或悲愤,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或对事物的抨击,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观察作品,深刻理解背后的情感色彩。当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创作出传统图形和流行图案结合的作品,不仅要强调美术的艺术性,还应当关注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在讲解《装饰画》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美术教室的风格设计一副传统流行相结合的装饰画。学生要想高质量完成作品,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同时还要在课下通过自学积累更多的美术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搜集资料的同时,更能感受出文化的碰撞,对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也会形成辩证的思维。
        (三)结合生活情境,感受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结合
        常言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初中美术课堂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中,还应当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创作的灵感,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可以对整个教材中的传统元素进行分类整合,按照单元进行讲解,每个单元中向学生讲解不同的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创作中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这样一来,能够锻炼学生的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能力。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见过哪些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的例子,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提示,比如微信的动漫表情。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就会认真寻找生活中其他的案例。教师再讲解《手工书设计》中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并且在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适时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微信聊天的方式,说一说设计书本时如何将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相结合,进而丰富课堂形式。
        (四)积极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及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对美术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也会形成深刻的认识,如生活中常见的剪纸,服装设计等活动都与美术知识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漂亮的手工灯饰》时,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手工灯饰,并且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国家在灯饰制作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当学生得到足够锻炼之后,教师在课上可以开展手工灯饰比赛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获取相同的手工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各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同时具有传统元素和流行元素的灯饰作品。最后教师再选取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展示,重点讲解小组的创作灵感以及创作手法,其他小组负责倾听和评价,最后,教师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或者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取最受喜爱的手工灯饰。学校也可以联合教师在节日到来时,各个年级内组织开展手工灯饰的展览活动,这样一来,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也都会有效提升。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流行元素与传统元素互相结合,不仅能够为教师带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掌握作品的绘画技巧,人文知识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也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情以及传统文化的知识,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带来高效的美术课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程程.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02):68-69+53.
[2]李芸芸.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72-173.
[3]胡佳妮.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175-176.
[4]陈丽娟.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分析[J].知识文库,2019(23):106+109.
[5]柯裕.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9(33):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