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7月   作者:朱利志
[导读] 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启蒙性音乐教育对学生影响较为深远,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以及道德品质。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五中学  朱利志  276500

摘要:音乐教学作为初中阶段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音乐教学隶属于艺术教学的一种。在开展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引入其中,确保寓教于乐,从而充分发挥出音乐教材中各个音乐作品的作用,提升音乐教学的育人效果。这就需要详细地对初中阶段音乐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确保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材;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教学隶属初中院校教学中关键性组成成分之一,其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感受,还可以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塑造其具有高尚的人格音乐教学,需要运用艺术的美,对学生的心灵进行浇灌,促使学生茁壮成长,将审美教育和爱国教育引入到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较好的爱国主义思想,促使其可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入备课中
        教师在对音乐课堂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将爱国主义意识作为理念,把音乐教材当作是教学开展的主要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地研究,挖掘与分析教材内具有的爱国主义各项因素。确保每节音乐课堂都着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一些可取的内容中,明显就充满了较为浓烈的爱国思想,例如,《爱的奉献》、《快乐宝贝》等上述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和哲理较为深刻,教师在开展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挖掘,在引导学生学唱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可以对音乐创作的背景进行细致和全面地了解,与祖国的今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确保学生可以对歌词中的内在含义充分理解,从而进一步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和昌盛。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入教学中
        教师在对音乐课程进行备课时,需要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和认真的设计,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内。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需要制定出可靠切实的音乐教学规章制度,从而有效的保障学生养成有礼貌、讲文明的习惯。学生在进入音乐教室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自身的坐姿和站姿,需要与教师问好,上述动作和语言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从而有效地培养其举止文明、遵守纪律以及尊老敬师的较为良好的行为。新课改下,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促使爱国主义思想能够较好地深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开展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向全班的学生,积极鼓励其可以将自身的优点发挥出,将缺点努力克服,保障学生可以形成较高尚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三、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引入音乐课型设计中
        音乐课程教学中,课程类型相对较多,其中包含读谱知识、唱歌教学、综合训练以及欣赏教学等内容,教师需要对各类课程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将爱国主义引入到各个课型教学中。


课本内音乐教学所运用的歌曲相对较为丰富,题材较为广泛,演唱的风格较为多样,歌曲的旋律较为优美,从而引导学生能够爱听爱唱,教学中的内容,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对歌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歌曲的感染力,提升其爱国主义思想。运用艺术的模式对其实施思想教育,从而有效的陶冶其爱国主义情操。在对视唱、乐理以及练耳环节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需要对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意识,保障学生可以在逐步了解音乐,表现情感和语言的环节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进行陶冶。尤其是在民族音乐民歌进行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音乐所表达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确保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教师在播放《保卫黄河》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国家伟大复兴相结合在对音乐内容进行欣赏的时候,确保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痛苦欢乐,去激情的演绎,去愤怒的对侵略者进行谴责。加之,音乐技能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能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记忆和辨别,并且能够在各类音乐活动中应用正确的音调和节奏进行演唱,同时在演唱时能够清晰地吐音,能够准确地将歌曲内容以及歌曲中蕴含的各种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和传达。总而言之,就是歌唱技能、演奏技能、发声技能、音乐感知技能、音乐记忆技能、音乐辨别技能、音乐欣赏技能等。
        四、革新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作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主要法宝,更是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听故事作为将学生情感激发出的一种重要模式,教师能够与教材相结合,运用讲故事的模式,把古今中外的名人、音乐作品、音乐家、奇闻趣事等讲解给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可以在心灵深处埋下对音乐热爱的种子。街舞作为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那么,教师就可以将音乐教材和街舞游戏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将其个性彰显,有效的培养及团结友爱、坚毅的性格。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我们雄起”、“动感奥运”等集体类街舞活动,运用体型展现出音乐的旋律,促使学生可以对音乐作品更深入地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音乐教学作为启蒙性音乐教育对学生影响较为深远,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以及道德品质。初中院校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当做是重点内容,将音乐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促使音乐作品内的优美旋律、节奏变化以及真挚的感情可以有效的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可以团结和谐,将爱国主义力量贯穿在其劳动、学习以及生活中,从而有效地培养其坚毅的性格,为国家培育优质的爱国主义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翠芳. 在农村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探讨[J]. 新课程,2021(6):112.
[2] 胡琼. 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思考[J]. 文渊(高中版),2020(6):332.
[3] 赵悦梅. 将初中音乐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J]. 科技资讯,2020,18(16):185-186.
[4] 杨彩芬. 初中音乐课堂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 科教导刊,2020(31):161-162.
[5] 李娥. 爱国主义情怀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运用研究[J]. 神州,2019(1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