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初级中学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知晓情况调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王立琴
[导读] 为了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有效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秉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

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六中学  王立琴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为了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有效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秉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学生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某初级中学715名学生,进行了二十四节气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知晓和掌握情况正确率很低,知识来源主要来源于网络、书籍。学校和语文课堂应成为二十四节气的教育主阵地。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知晓情况;中学生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二十四节气的教学正好适应于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是非常有文化价值的教学内容,更是有效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课程。本此调查通过了解中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知晓情况,为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究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贵州省遵义市某初级中学7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研究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后,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情况;二十四节气的认知来源;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情况;二十四节气文化是否该弘扬和传承。
        1.3统计方法
        使用 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方法为描述性统计。
        2  结果
        2.1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知识的认知情况
        被调查对象知道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正确率为88.8%,学生能否说出节气名称的正确率仅为40.0%,一半都未到。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来源、节气的相关习俗和节气的意义的认知的正确率也是相当低。详见表1。

       

        2.2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知识的认知来源
        学生知晓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最主要的方式是网络(63.4%),其次是家人或朋友(54.8%)、书籍(54.4%)。通过讲座和宣传了解所占的百分比相当低,不到30%。详见表2。

       

        2.3 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语文教学情况
        对于二十四节气融入语文教学,绝大部分学生(74.4%)都认为合适。同时,绝大部分教师(75.8%)都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绝大部分的学生(75.1%)也觉得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学校也在竭力地宣传。详见表3。

       

        3 讨论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据。而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学生方面
        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握程度不太理想,同时学生获取关于二十四节气知识来源排在首位的是网络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浏览式学习,并不能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变为属于自己的永久性知识。他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知道有二十四节气的存在,但是并不能准确地表述出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具体的相关知识。这些都说明学生并未认识到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未曾想过自己要通过何种方式将其牢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知识,强化他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坚定他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念。同时,要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二十四节气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师方面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传授,说明教师对于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有清楚的认识,也清楚地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很好知晓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知识的最佳场地,但是学生对于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握情况仍然欠佳。是不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检测反馈不够?是不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够生动有趣或灵活多样?如何将二十四节气知识有效融入语文的课堂教学?二十四节气的课堂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语文教师需要多方面的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合理自然地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让学生能更高效的识记相关知识,达到真正地完成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三、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佳阵地,进行了二十四节气知识的相关宣传,但是学生的知晓和掌握情况仍然不理想。针对此问题,首先,学校需要继续强化学生和教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其次,学校要注意二十四节气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有机融合,统筹课堂教学和相关课时的安排。最后,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潜移默化进行二十四节气知识渗透,如开展二十四节气专题讲座、举行二十四节气手抄报比赛、开展二十四节气知识竞赛、开展二十四节气书画比赛等。通过这些方式,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二十四节气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进而达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总之,二十四节气文化的继承和弘扬,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力,让学校和语文课堂成为二十四节气知识传授的主要阵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此,二十四节气文化才能深入人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才能生生不息。
此文系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课题《二十四节气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探索和研究》的学生版调查报告,课题编号:2019HCB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