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间美术如何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 谢秀媛
[导读] 民间美术资源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自身的特点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共通之处,通过对内在联系的分析,可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沙头小学  谢秀媛  325100

摘要:民间美术资源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自身的特点使得它们之间存在很多共通之处,通过对内在联系的分析,可以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充分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为教学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与传承。本文主要论述了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融合应用分析
        引言
        现阶段,学校与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不仅仅要重视语文、数学等基础科目的教学,还应当将美术教学视为教学重点,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掌握更多美术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审美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在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路,实现教学创新。而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则可以抓住二者之间的联系,充分挖掘并利用民间美术资源,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
        一、将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1.1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民间艺术之所以被传承至今,是由于民间艺术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公众的审美感知,也就是说,民间艺术能够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审美。从作品的角度而言,民间艺术还具备自己独特的优势,直观且易于理解。同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本身就具备非常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由此可见,民间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学生接触到民间艺术,可以学习到传统课堂当中所接触不到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对其的深化研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十分活泼,没有过多的功利思想,也不受约束,通过鲜艳的色彩与简洁的造型,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其中。此外,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审美启蒙阶段,有效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接触文化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相应的民族自豪感。
        1.2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属于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教学美术教育当中,结合教学计划,引进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表现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小学阶段是艺术启蒙的初级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事物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且在学习与生活当中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教学期间,民间美术资源可以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



        二、民间美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方法
        2.1鼓励学生尝试民间艺术创作
        在美术教学期间,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接受程度,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路,并让学生尝试民间艺术的创作。以传统剪纸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过年期间所用各种形态各异的窗花,教师可以为学生渗透一些剪窗花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动手尝试,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挑选出比较好的在课堂当中与学生进行共同赏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
        2.2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美术资源
        现阶段,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网络上也存在很多的民间美术相关资料。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民间美术的相关纪录片,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民间艺术的制作流程,或者为学生科普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民间美术。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私下时间去查找资料,掌握更多相关知识。遇到有趣的内容,可以在课上时间与教师和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也可以给出自己的见解,切实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2.3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的发源有所不同,容易受到当地区域民俗的影响。如果教师僵硬地将各种民间美术搬运到课堂当中,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无法将热情投入到美术欣赏当中。因此,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为此,教师可以加强与文化部门的联系,邀请一些地方民间美术家、艺术家参与到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或者教师可以在周末闲暇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具备当地文化特色的美术馆、博物馆等,通过对民间艺术品的参观,便于学生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学生也能在丰富的课外活动当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对于美术的积极性,切实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的硬性要求下,教师的教学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教学创新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而面对教学创新,则需要充分利用民间美术的资源,丰富美术课堂的内涵,从而构建高水平、高效率的美术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国民间艺术由于缺少传播渠道,逐渐式微,人才方面也存在着青黄不接的问题。而将其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当中,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民间艺术的魅力,促进民间艺术的广泛传播,从而有效保护我国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文化保护与传播的目标,推动民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江鸿.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甘肃民间艺术的研究[J].中华少年,2020,{4}(19):34-35.
[2]张晓雪.浅论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融入民间艺术[J].中华辞赋,2019,{4}(10):234.
[3]徐凉玉.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8):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