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 肖智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肖智
[导读]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萌生退意。

大英县金元镇初级中学校  肖智  四川遂宁 629300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感到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萌生退意。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问题为主线,真正落实生本理念,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是能够有效运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化解数学学习困难。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有效运用
        引言:伴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当前的中学数学教学中也在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新课堂,教师要注重在数学教育工作中融入问题导学法,借助于问题导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与主体学习意识,同时,还要展现出数学教师教学中的“导学”指导作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究。
        一、问题导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必要性
        (一)符合“以生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教育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进去,让师生之间共同发展与交往互动,充分展现出数学活动中的趣味性,学生在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中,充分感知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与实用性。而问题导学法能够符合“以生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借助于已知的数学经验来展开学习,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来设定数学问题与教学方案,充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问题导学法和传统数学教学课堂有着较大的区别,学生能够在验证与思考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满足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学习需求
        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思考能力较为成熟,在数学课堂中,往往不需要教师加以太多的干预。而问题导学法能够充分满足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学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且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实现数学理论知识与数学实践活动之间的融合,借助实际生活来构建数学知识模型,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主性与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数学知识探究都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二、问题导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立足难点突破,增强问题针对性
        在应用问题导学法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明确,问题导学并不是向学生盲目、随机地提出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可以直击教学核心的,要通过针对性的问题提出,带领学生突破课程学习重点与难点,实现一击即中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帮助学生化解数学学习困难。这样的问题导学,才能真正地称之为高效的问题导学。为此,在应用问题导学前,教师一定要深入备课,要对课程教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通过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掌握,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导学问题。



        如在学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平移”这节课程时,本节课程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认识平移的含义,明确平移与旋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基于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导学问题:图形平移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图形平移与图形旋转之间有哪些相似和不同?学生通过对导学问题的探究分析可以发现,图形平移是将图形往一定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形状未发生任何改变。而平移与旋转最大的不同,就是旋转是以特定中心点,围绕某一方向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通过这样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课程教学知识重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问题参与的主动性,并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也会采用问题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但却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并不想要参与到问题回答当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问题导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降低问题难度,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应用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的一种问题提出方法。
        如在教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这节课中,导学问题多是围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求解、边的求解展开,但若是直接向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学生会感到枯燥和无趣,无法激起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但若是教师可以将问题与情境结合在一起,如为学生播放一段云南特色民居的视频,视频之中很多云南特色民居房子的顶木框架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木架,然后从这样的视频情境出发,向学生提问:若是已知底角的度数,和两条边的长度,如何求出木屋三角框架高的长度?这样的问题提出对学生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导学问题探究中,而这就可以更好地为最终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
        (三)设计实践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在应用问题导学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些更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可以手脑并用,这可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发展增添动力。
        如在学习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画对称图形”这节课程时,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理解认识是本节课程中最重要的知识内容,而为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能否亲自动手制作、绘制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的物品和图案?这样的导学问题是极具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如在笔者执教的班级中,就有学生使用白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制作绘制了风车、雪花等的中心对称图形物品,以及天坛、凯旋门等轴对称图形物品。这样的导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结束语:
        数学学科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借助于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在问题导学法中,教师要充分展现出教学指导的作用,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留给他们更多探索的空间与时间,促进学生独立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除此之外,问题导学法能够让学生之间拥有更多讨论与合作的机会,向着共同的目标去学习,这样才能够构建高效的中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晋霞.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新课程,2021(14):58-59.
[2]魏建勤.关于问题导学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思考[J].学周刊,2021(19):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