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篮球的趣味化教学模式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 缪秀玉
[导读]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篮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

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缪秀玉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篮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如果将趣味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与此同时,使学生对篮球方面的知识更加深入,加强其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对此,文章分析了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将趣味化篮球教学有效落实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趣味化教学
        引言
        目前,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持续发展。趣味化的体育篮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教师们的关注焦点。经实践发现,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参与有关篮球方面的学习。当学生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同时也建立了核心素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要切实将趣味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到现阶段的教学课堂上。
        1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意义
        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是必修课。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篮球运动可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对篮球知识的了解。第二,篮球需要上场的五个人同时努力,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会明显提升。第三,篮球是一项需要技巧的运动,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提高自身的协调能力和灵活性。第四,众多周知,篮球是一种竞技型的运动,正是如此才使其更具魅力。通常,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双方要分出胜负。而在实际的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明确给学生们。以此来加强其无畏失败挫折、勇敢拼搏的运动精神。
        2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存在的弊端
        2.1教学观念传统
        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以前的阶段,并未跟紧新时代课改的步伐。这种相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我国初中体育篮球教学顺利开展的强大阻力。在教师的观念中,体育课是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后休息的时间,而操场也成为了学生谈心、散步的休闲场所。同时,体育学科没有相应的考核。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期间,教师传达的体育知识和安排的活动少之又少。这种情况下,篮球教学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
        2.2教学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的篮球教育模式相对比较落后。这也是导致我国初中体育篮球教育难以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对篮球教学缺乏一定的认知,忽略了其对学生的重要性。而在实际的教学期间,教师并未带领学生进行训练。知识简单的讲解一些有关蓝求的知识。导致学生对篮球只是有简单的了解,无法进行正规的篮球比赛。从而使篮球教学的难度加大。



        3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融入趣味化模式的有效措施
        3.1组织比赛游戏提高篮球教学的趣味
        篮球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们进行比赛游戏,这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此来提升篮球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到篮球带来的快乐,同时真实的体会篮球竞技的魅力。加强自身的品德和身体素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最基础的技巧开始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其对篮球的认知和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按年级、性别等分组,进行比赛游戏。确保比赛的公平,提高其对规则的意识。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篮球教学的效果,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3.2创新篮球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趣味性
        开展趣味化的篮球教学模式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目前,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篮球。尤其是花式篮球和街头篮球,学生对其充满乐趣。因此,教师可以将其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花式的动作,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是充满诱惑的技巧。但是这些动作相对较难,并不是轻易就能模仿。只有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做出技巧性比较高的动作。此时,学生们在教师不用督促的情况下,就会积极主动的训练。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3.3通过多媒体提升篮球理论教学趣味
        通常,在初中体育篮球的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厌烦篮球的理论知识。但是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基本了解,就会直接影响其对篮球运动的认知和意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其学习的效果会明显偏差。所以,趣味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能单纯的在实践方面,提升篮球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同样十分重要。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转换成视频或图像。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其充满兴趣,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逐渐的完善其对篮球理论知识的了解。通过生动的视频来为学生讲解走步、阻挡犯规等规则,同时还能通过真实的比赛视频学习更多的技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建立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其真正的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篮球趣味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不仅使学生加强了篮球的技能和身体素质,还使其建立了长远的运动意识。保证学生在各个方面整体发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完全适应、并且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趣味化教育有效落实。保证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林涛.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23.
[2]沈洪淑,王忠伟.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6):41-42.
[3]马西平.初中体育课堂培育学生篮球兴趣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06-107.
[4]康翠峰.快乐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篮球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田径,2019(04):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