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诗词鉴赏能力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吴献安
[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中,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得到逐渐增强,其中作为古诗词学习中重要能力的诗词鉴赏能力,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以及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温州市瓯海区娄桥河庄小学  吴献安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开展中,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得到逐渐增强,其中作为古诗词学习中重要能力的诗词鉴赏能力,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以及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相应能力培养下可以更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理解,使其明确诗词中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情感,进而更有兴趣进行学习探索。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小学生受到性格特点和认知基础的影响,往往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因为感觉学习比较困难,所以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更有效的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实现让学生接受到语文方面良好的核心素养培养,则需多加强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策略方面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诗词鉴赏能力;策略
        引言
        古诗词中涵盖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古人的思想智慧结晶,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中,保存下的很多古诗词都值得深入学习探讨,但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中,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能力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具备相应能力下,才能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和解题技能,实现对诗词的真正理解感悟。目前在实际教学中,想要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教师本身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认知观念,多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还要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进行研究,通过课件和活动的合理设计,以确保最终在教学目标达成下,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影响下提升学习效果。
        一、通过情境教学法感受诗词的意境
        在针对小学生的古诗词教学中,为确保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得以提升,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可通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感悟诗词所呈现的意境。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绘并搭配合适的音乐及图画,实物演示,生活场景展现,情境表演,这些方式都非常有利于带领学生进行诗词情境,让其在诵读下体会到诗词所传达出的意境美。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一诗教学中,即可通过结合教材插图以及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文字与图画的综合展示,还可通过对每句的讲解,让学生进行意境的联想,教师也可边讲边在黑板上绘制简笔画,并鼓励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自己动手为诗词培华,以更有效的锻炼其意境理解能力;诗词在古代的创作和演示过程往往都伴随着音乐,在音乐的衬托下,可以更有效的呈现出诗词想要传达的意境,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的搭配音乐,让学生进行诵读或抄写,以实现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中,为更有效的传达送别的意境,即可通过古筝演奏的乐曲“送别”的播放,引导学生在音乐下融入诗中的意境。



        二、运用小故事激发学生对诗词的探索兴趣
        古诗词创作中往往都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具有不同的背景故事,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思想也会对传达的主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为确保学生能够增强对诗词的理解度,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广泛搜集诗词相关背景资料,并通过以小故事的形式,趣味精简的向学生进行讲述,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探索的兴趣;除了诗词背景相关的小故事,还可搜集与诗词相关联的小故事,进而确保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这类诗词产生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在教授学生进行整篇诗词学习后,则可通过指导学生合理的将诗词运用白话拓展改编成小故事,以实现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掌握情况的有效锻炼。比如,在《清平乐?村居》一文教学中,即可通过搭配图片简要讲述作者创作的背景故事,并重点阐述其当时的思想意愿和理想抱负,以实现更加准确的理解词中描绘的情感和内涵,在全篇赏析讲解后,可留出一段时间指导学生故事改编的基本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而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故事的独立改编。
        三、通过重点词句深入挖掘诗词情感
        古诗词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德行,不同类型诗词中往往包含着不同的情感,比如,咏史怀古的诗词,往往传达出壮志不酬或怀才不遇、国运衰微或盛衰无常、爱国情怀与借古讽今、追慕圣贤或缅怀先贤、对历史的冷静思考等主题或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山水田园、送别、羁旅行役、边塞、咏物抒怀、讽喻等诗词类型受到内容的不同影响,也传达出不同的主题和思想情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诗词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实现有针对性的对重点诗词进行讲解,挖掘其中的深刻情感。例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极具传统文化特征的古诗教学中,即可通过资料的广泛收集,结合背景故事,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异乡”、“为异客”、“佳节”、“登高”、“茱萸”等词语为基础,展开进行本篇文章思想情感的挖掘讲解,以实现在重点赏析下,引导学生快速感悟诗人当时的思想情感。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想要确保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合理的渗透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相关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缓解压抑被动的教学氛围,也可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理解,并激发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兴趣,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点教学策略,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做到从不同方面出发,探究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实现让学生在能力有效培养下,感受古诗词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冯燕. 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4):154-155.
[2]张睿.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J]. 求知导刊,2020(36):63-64.
[3]杨化玲. 小学语文教学中诗VC词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 散文百家(理论),2020(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