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毕诗健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毕诗健
[导读] 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师的游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展示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模式。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第六初级中学  毕诗健

【摘要】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教师的游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展示出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模式。游戏化的目的就是提升初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将教材和游戏教学紧密融合,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并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游戏教学的重点在于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用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传统课堂无法做到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游戏作为学生喜爱的一项活动,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主要学科。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为学生打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一、结合教学内容,丰富游戏化模式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化模式来开展教学,要注意掌握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数学教学目的的角度来思考,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游戏化模式时应该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从而发挥游戏化教学的意义,促使学生借助游戏化学习体验来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甚至还可以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加以实际运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考虑,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就需要了解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水平和具体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好的设计出游戏化教学活动,并且保证游戏化教学能够与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水平相符合。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剖析游戏化视野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形式,从而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游戏化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二、优化课堂学习效率
        在我国,初中教育至关重要,关乎一个孩子能否考上高中,能否进入大学以及将来能否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数学可谓是很多中国学生的心病,很多人提起来都称其为痛苦的回忆,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坏大多都是在初中阶段形成的,而中国传统对数学的教学模式枯燥无聊,夸张点说就是填鸭式的灌输模式以至于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低下很多。游戏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的方式,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具有科学性的教学革命,游戏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课堂变成游戏的课堂。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处在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游戏是童年必不可少的回忆。简单的举例,在一次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数学的课堂上,游戏化课堂的教师会运用多媒体将x和y变成两个冲关的小黄人,学生们可以根据意愿上台进行游戏比赛。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游戏竞争的快乐,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数学知识,这极大地优化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将课堂涉及的知识点详尽的讲解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分层布置任务。因为数学中的题目有基础与进阶之分,学生只有充分理解掌握基础题型之后,才可以练习进阶题型。如果学生的基础不牢就开始涉及进阶知识,一是会出现很多错误增加学习上的负担,二是会影响学生的心态。所以数学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分层布置任务,将处于基础与提升阶段的学生区分开来,让其各自攻克自己的领域。这样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把作业进行快速的完成。
        三、游戏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
        数学游戏活动应该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相关,游戏环境应该是宽松和愉悦的,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灌输教育。教师应该给初中生充分的话语权,让初中生有想法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数学教师应该将课程与游戏、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门的游戏时间提高数学学习的体验感。生活、数学、游戏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学生如果能够从游戏环节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会得到培养,应用解题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将生活、数学、游戏融为一体,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来认识数学知识规律,总结应用题解题技巧。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段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材料,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五分钟时间内完成该数学问题的分析。学生在短时间内往往能够集中注意力专注于学习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建筑材料的检验现象和结果,来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的收集与抽样意义。学生在分析“建筑材料的验收环节,会从两千吨的8号钢筋中抽出20根钢筋做质量检测,从而判断该建筑材料是否可以验收入厂”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从大样本中抽出小样本来做质量检测,并联系实际掌握抽样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数据收集与抽样的意义,还掌握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解题能力。
        四、数学游戏教学法的价值体现在数学知识的讨论中
        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尤为重要,初中数学教师要学会应用数学游戏教学法,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可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间的游戏抢答活动,抢答获赢的小组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或奖励,输了的小组学生,将受到教师的适当“批评”。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以后,就给出需要学生进行抢答的数学题目。抢答的要求,是每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学生参与抢答,如果抢答出现了错误,就算抢答失败。教师允许每个小组的学生,对教师所出抢答题目进行组内讨论,直至讨论到认为答案没有错误时再实施抢答。言外之意,抢答不是目的,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题目并进行认真答题,这才是数学游戏活动开展的目的。教师以这样的数学游戏进行教学,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既能促进学生之间增进友谊,又能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其在小组讨论中体现数学游戏教学法的价值。
        我们可以知道,适当地运用数学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数学知识,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刺激初中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每完成一个数学游戏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从而不断建立起学习信心。另外,数学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以及学习热情,更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忠贵.试论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20):50.
[2]张福迎.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中国高新区,2018,(12):118.
[3]万清梅.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52):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