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与心育的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杜温瑞
[导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与心育的融合,能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相关教师应引起重视,不断加强德育和心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中学  杜温瑞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与心育的融合,能显著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相关教师应引起重视,不断加强德育和心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德育与心育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现状;策略;道德与法治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正在不断提升,为了保证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教学思想上进行转变,弃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环境中学习相关知识,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多年,许多教师仍然把重点放在中学道德与法治考试上,考试成绩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这不是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感需求,所谓道德教育,所谓法治教育,其实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能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主要便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缺乏情感因素
        鉴于中学道德操守课程改名为“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道德和法治方面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但在课堂实践中,却有许多教师根本不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教学中最主要、最困难的方面,仅仅是关注考试成绩,要求学生记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缺乏教学情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很多知识和内容知之甚少,不利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学习。
        (二)存在厌学情绪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明白尊重社会治安,促使他们尊重法律,用法律的武器保卫自己。然而,许多学生对学习兴趣,主要是因为老师们一味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甚至认为不值得学习,这就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形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施策略
        (一)巧用教学素材,为德育渗透提供素材支撑
        中学的道德和法治课程内容较为丰富有趣,包括众多生活中的案列,与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并对学生的心态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为优化高中道德法治教育质量,道德与法治的素材渗透性也非常广泛,比如高中的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其中主要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压力、亲情、友谊和情感控制,为中学生的心理调节和情绪控制提供了很好的战略指导。


它包括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善于交流”学习中,重视人际关系问题,在情感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导他们学会尊重、宽容与和平期望的原则,德育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加强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由于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
        (二)教学应贴实现实生活,突出德育时实效性
        要提高德育的成效,教师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德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心理健康教育和课堂教学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初中学习道德和法治,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准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例如:在“生命的思考”课上,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生的正确认识,举了很多生活中意外的例子来彰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迹学会珍惜生命,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实例教学方法能提升道德和法治整体教学质量。
        (三)构建和谐教学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了达到良好情感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全面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老师谦卑地对待学生,才能像春风化雨,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自觉地学习知识,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整体教学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激发师生之间的沟通具有积极意义,师生之间不再存在隔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谈论他们自己的实际需要。例如,在“扬起自信的风帆”的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回忆语文课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诗句 ,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生价值观,给他们无限的动力不间断地学习。
        (四)创设教学情境,指导生活实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创造适当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科目上做知识,可以进行微课,播放视频等,以更直观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知识,理解道德品质的作用,也要让这些力量体现在心上,体现在日常中,体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中。在“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感动中国”的视频,在榜样的引领下汲取力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学生会由此感知到,经历风雨之后出现的彩虹才会更加漂亮。
        三、结束语
        初中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应融合德育和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订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渗透德育教学目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吴鑫.如何活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21,{4}(07):85-86.
[2]徐万秀.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其创新优化手段[J].学周刊,2021,{4}(24):139-140.
[3]覃柏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J].中学教学参考,2021,{4}(19):54-55.
[4]夏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政治认同培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5]岳文静.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