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汪晨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目标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平果高级中学  汪晨  53149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目标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学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提高学生的欣赏美、感知美的能力与音乐知识基础技能,使其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的本质,需要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音乐教学实践机制,高效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叙述了多媒体技术背景下开展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策略;
        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欣赏课上引入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使其拓展音乐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日后的学习过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初中音乐欣赏课的优点探究
        (一)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效率
        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上,可能会用到收音机、录像机、CD等多种设备,需要让学生在上课之前或课堂上将此类设备搬到课堂上,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学效率较低。在多媒体技术教学背景之下,只需要一个U盘即可解决问题,简便了教学流程。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幻灯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文字信息,摆脱了传统意义下板书书写耗时耗力的情况,提高了授课速度,增加了课程信息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教师能够减轻劳动力度,获得把握细节的精力,促进每位学生都可以实现综合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生动的听觉联想平台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大幅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音乐视频,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能够激发其参与感和情绪体验感。音乐将物质作为基础,能给与运动过程独特的含义,能过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课堂上融入非音乐的元素,能够有效描述外部世界,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功能。可以在音乐视频上配备动画、图片或者字幕元素,充分发挥出视听结合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获得简便的音乐播放方式
        在音乐欣赏课上,向学生展示大量的音频影像资料,采用重复播放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之处。可以在上课之前广泛搜集音乐影响资源,从中截取最优美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通过调节播放的进度条及播放器上的数字即可轻松完成倒放、快进等操作,相比于传统意义上对次贷的快进或者快到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音乐本质,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恰当的方式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音乐欣赏课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避免出现整堂课件展示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教学结构,激发其创新能力,提升其欣赏美、感受美及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展现出音乐教学的本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音乐欣赏课中,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制度,改变传统意义上认识和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缺陷,营造出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多维度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提高考核成果在综合考评中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增加几率管理的强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营造出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二)提高教师素养,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使用技巧较为复杂,大多数音乐教师均为音乐专业学生,并未掌握较多的计算机使用方法,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均较差。


音乐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功底、管理班级技巧、专业知识能力,但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之下,教师需要保持学习进取的心,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了改善此教学现状,定期组织多媒体技巧学习活动,让音乐教师及时了解多媒体技巧的使用方式,创建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来开展音乐鉴赏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其创造性与积极主动性。运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音乐背景信息,重点讲解难点内容,使其吸收音乐精华,提高音乐学习的动力与信心。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结合的情况下,能够创建出优势互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强化直观刺激作用,延伸音乐教学空间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欣赏音乐在提高音乐品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学生都喜欢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播放音乐,但是受到自身心理生长条件的限制,学生并未深入理解音乐的本质,只是停留在较为肤浅的理解层面上。为了改变此问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其接收到更为丰富的音乐内容。经典的音乐作品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较弱的吸引力,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音乐鉴赏活动,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与好奇心,充分展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完成从感性鉴赏到理性鉴赏的转变过程,提高鉴赏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述《梨园金曲》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京剧的发展历史,使其了解到戏曲在日常生活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与市场潜力,提升其民族自信心与荣誉感。
        (四)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的方式拓展思维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官,提升其音乐认同感与音乐感受,使其获得更高的音乐鉴赏水平,获得更为广阔的音乐视野。在开展音乐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促使学生综合提升其协调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实现综合发展。例如,在学习《龙船调》内容时,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音频,使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风景秀丽的人文风情,给其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作用,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与感受独特韵味的能力,综合提高人文素养水平。在音乐鉴赏课堂上渗透关于地理知识、地域风俗习惯知识等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全方位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使其获得更强的音乐鉴赏水平。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乐情境
        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良好的氛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创设出欣赏音乐必须的环境,为学生欣赏与创造提供大量素材,使其建立起生动的音乐形象。文字信息并未展现出具体的音乐形象,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鉴赏情感与艺术形象有机结合,深入理解生活中的素材,展现出音乐画面的优美,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精准的把握艺术形象,让学生深入体会音乐在生活中的价值,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其知识领域与创新能力,促进教学事业发展。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多媒体使用技能,提升使用过程的灵活性,创设出优美得体的音乐鉴赏环境,强化直观思维的刺激作用,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展现出音乐教学的本质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王磊,刘偲偲,孙鹏,王宇,张瑶.开启图书馆多媒体资源服务的新形态——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影音欣赏空间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1):21-25.
[2]吴芬.赏出高度 感至深处——谈信息技术融入初中音乐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6):117-118.
[3]甘秋霞,龙彦竹,何希凡.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历史对接──高等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欣赏教学方法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