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析 陈景展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陈景展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小学节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的应用,为了提数学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真作用,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苍南县钱库镇第四小学  陈景展  浙江温州  325804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小学节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的应用,为了提数学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真作用,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并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存在的问题;策略
        引言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不够积极,教师只重视结果而忽视整个教学过程。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性,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解决现存问题,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红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大于内容
        团体合作学习主要由教师负责,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带来好处。在实践中,教学是在试验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考试等,而在合作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做些什么,而教师也未明确分组学习的目标,导致课堂出现随意的现象,上课形式也比较实际。同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一旦出现问题,往往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
        (二)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小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能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课堂学习。部分同学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会出现退缩现象,处于被动学习知识的状态,导致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忽略学习过程,只重视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过程中更重要。部分数学教师讲授知识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教学结果,忽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虽然学生能准确的掌握答案,但是对学习过程一概不通,这也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每一次成功都会让学生感到满足,尽管他们年纪较小,当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会感到沮丧却,在困难被解决后学生们会感到喜悦。合作学习模式,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满足他们在群体内的交流需求,让不愿与他人交流的学生有一个交流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既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的自尊心。在与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自己的优点,积极地让自己与团体融合,这种学习模式让课堂形成了互助模式,这对于初学者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没有人愿意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落后于其他人,因此,团队里其他人努力时,自身也会努力。



        (二)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做基础,但在课堂上将学生对作为课堂的主体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所以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学生被动学习知识,总是按照数学老师的模式进行学习 ,这样会对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数学老师在讲解难题时,有些困难可以由教师进行解释,但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来解决,这将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适当地研究一些团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并及时指出一些学生可能不在小组合作的框架内讨论问题,教师看到这种现象,首先要制止,以免浪费上课时间,避免向学生灌输错误的学习思想。
        (三)明确责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
        在组内共同学习时,老师可以找组长负责组织组成员学习,不一定要选择好学习的,但一定要找到一个负责任、有责任感的学生来领导这个小组。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过程中,必须贯彻互帮互助的理念,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带领成绩不良学生一起学习,这个过程可以让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更好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在那些以前很难掌握的知识的地方努力学习,此外,一对一教学模式可以减慢学习速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小学数学教师不应因为学习数学而放弃学习一些学生喜好的其他学科,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他们能够保持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愿意参与数学的学习。
        (四)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老师在讲清知识的同时,必须了解情节数学知识的结构,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入知识课堂。例如当老师讲解比例节的内容时,可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开始,比如小明一家有四口,但现在有五口苹果,如何更均匀地分割五个苹果?在某些情况下,学生们乐于主动感知知识,或者可以在课堂上模仿,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平均分配,这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主题的内容。
        (五)优化问题设置,促进思维成长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这既是合作学习的开始,教师应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
        例如,在学习几何知识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立体思维。教师可以从多媒体视频开始,向学生演示将二维图形转换为三维图形的过程。例如,圆柱体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一个矩形空间,被弯曲的连接所包围,而圆柱体的体积可以理解为位于这个圆形空间中的圆形的数量,老师和学生们分享了这个想法后,学生们开始分组讨论,得出体积公式,底部面积乘以高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师应不断完善现存教学方法,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宣姣.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21(24):103-104.
[2]许俊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24):94.
[3]鞠泽朋.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教育界,2021(18):45-46.
[4]张爱芬.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刍议[A].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3.
[5]陈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21(13):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