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项文康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项文康
[导读] 素质拓展训练是新课程改革下新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 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

苍南县灵溪镇第五小学   项文康  浙江温州  325800

摘要:素质拓展训练是新课程改革下新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 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推动力量。较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比较单一的,部分体育教师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这会导致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差。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体育教学重点。本文将突出素质拓展训练如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作用;小学体育教学
        引言
        一、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遵循时代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新标准下,以“德、智、体、美、劳”为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德智体、体育、审美和劳动教育,提高他们的智力和道德素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翁,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向导,把学习与技能结合起来,为使教学目标与素质教学内容更加一致统一。
        (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在反复上课的过程中,他们变得非常沉闷,对运动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不了解身体素质与身心发展的关系,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切实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而教学方法则更加多样化,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身体素质与身心发展的关系,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三)拓展体育课堂知识
        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使教师从知识和技能的导师转变为知识和技能的向导,学生从被动知识和技能接受者到主动的知识和技能研究者,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组织的指导下,积极学习和创造知识和技能。素质拓展训练更先进,更有趣,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组织体育课,不断扩大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学生培养个性,自我提升。
        (四)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刚进入素质训练初级阶段,老师们就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进行比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鼓励小学生取得更佳成绩,以便在团体中取得荣誉称号。当学生全面参与素质拓展训练时,他们也可以适量参加体育活动,而体育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应地增加或减少课时。例如,在“急速100秒”的训练中,体育老师制定了训练规则,要求学生跳越上下不同的障碍,如果是1年级以下的学生障碍设置应较小,且不应过高;如果是高年级学生,那么障碍可以更为复杂,他们可能会或多或少地从障碍跨越中来加强自身身体素质,为了帮助高年级学生增强体力,还可进行身体柔韧性练习,从而提高身体质量。



        (五)能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的能力
        在素质拓展训练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学生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些人的心态比较消极,总是抱怨问题,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有些学生身心状态非常积极,可以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找到其矛盾的中心,逐渐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能会受到后天学习和环境的影响。同时,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思维,勇敢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盲人方针”训练中,学生只能通过语言交流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理解,而必须冷静,这样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如果遇到困难,小学生将来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素质拓展训练如何融入小学体育教学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好奇心强,日常生活中的依赖和模仿,这对学生心理健康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从生理角度看,学童骨架弹性强,韧带强度拉伸好,但骨架硬度不足,因此,在为小学生组织体育训练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运动教育课程,并将体育训练的强度控制在小学生可以承担的水平,在避免对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充分发挥优势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活动,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体育的特点是多种多样,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许多小学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了体育锻炼内容,开设了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身房等项目,学生不在局限于跑步、跳远等项目。为了保证小学体育素质的正常发展,学校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场地合理规划,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空间,避开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球场,在跑道等运动场地之间,有相互重叠的情况。
        (三)坚持全面发展,整合学校体育教学
        体育是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充分动员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培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创造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技能的学习,整合体育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身体素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碧强.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21(14):64-65.
[2]吴海姣.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J].新课程,2021(19):135.
[3]张洪灿.让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J].山东教育,2021(18):50.
[4]李佳斌.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探讨[J].求知导刊,2021(18):93-94.
[5]刘晓娟.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1,10(11):63-6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