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途径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龙彬
[导读] 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改革,重视高职阶段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大热门内容。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龙彬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摘要: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改革,重视高职阶段学生们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这成为了当前教育的一大热门内容。但是,目前我们国家高职阶段的高等数学的教育实践都偏向于教导学生如何解题,很少关注数学文化的渗透和理科思维的养成。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工作人员们应当结合当前教学特点,积极地探究和发现具有成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来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文化;渗透
        引言:数学文化的渗透在高职院校内开展,是为激发个人潜能,提高学生理科思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目前素质化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之下,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教育也需要展开创新教学的方法,开始逐步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认真贯彻数学文化渗透的教育活动,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高数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好、更高素质的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基于高职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的意义
        1、推动高等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创新 
        在传统的理工类高等数学的教育中,教师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应试教育”的水平。这不仅难以激发课堂教育的活力,而且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但是通过发挥数学文化理念的引领作用,有助于完成高职院校的高等数学的教育课程,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进传统课程的传授方式,促进课程的教育创新。
        2、帮助提升教师们的教学素养
        对于部分教师们而言,他们主要遵循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对于某些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不太熟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新型技术开始盛行,但是部分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这类技术缺乏学习技能。但是实际上,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对于课程的了解程度。教师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的缺失,往往会给学生们带去不好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数学文化进入课堂的活动开展,能够帮助教师们积极地去利用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去了解一些数学文化,教师们了解之后再将其传授给学生们,有助于提升教师们的专业素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高职数学课堂融入数学文化的途径
        1、加强教师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高效率、高收入、高利益成为很多人的主要目标。受此影响,似乎很多高等职业院校也在高等数学的教育上只是强调不同专业课程对高等数学具体基础知识的具体需求,忽视了数学文化与其他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关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种忽视培育教义的品质和目标的教育方法,是无法应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和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问题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也需要进行更高级的数学教育使之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加强数学文化传播,使之能够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协调发展,加强学生们数学内涵的建设,搭建适合他们发展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素质教育模式是现行高职院校在高等数学教育上需要做到的。但是随着入学学生人数的不断减少,专业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也在不断地下降。传统的刻板化的教学方式难免让学生们感到疲倦无助,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导致他们过早放弃努力。因此,高等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尽量降低难度,避免复杂的计算和理论证明,转而强调数学思维的养成,以通俗易懂、直观的方式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其实离生活不远,教会他们积极地去用“理性”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自觉地探索数学现象。在实际生活当中,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培养体系。基于此种前提,高等数学教师应该适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们的学习与交流,更新教育理念,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文化知识。通过加强我们自己数学的文化建设,将数学的文化内容融入教育过程,达到与时俱进,提高教育效率的目的。
        2、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贯穿于高等数学教学中。
        数学的思维方法是数学的精髓、灵魂,它会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在实际生活中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都会潜移默化地运用。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高等数学教师不能只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知识为载体的数学灵魂。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是在备课过程中,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高职的教育教学当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很好的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对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进程当中,让他们主动的提问题,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是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提问,指导他们思考,这些都是培育学生们创新型想法的重要部分。在当下的高职教育当中,课堂当中“一言堂”的模式很常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课,座位上的学生们不停的进行记录、不停的做习题,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着主体的角色,而学生们很被动,很难得可以进行互动,也极少的与老师进行沟通。因此,在进行高职阶段的专业教育教学时,教师们应道重视提问的方法,可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空出专门的提问时间,关注与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们攻读专业课的成效。例如,在讲授定积分概念时,引入我国数学家刘徽早在公元263年就提出的著名的“割圆术”的案例,即以“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无限逼近“圆周长”。他应用极限思想给出了求圆面积公式和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他从圆内接正六边形开始,依次得到正十二边形、正十四边形……割得越细,正多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差就越小。刘徽形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通过此类例子,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高数内容的热情,帮助他们学好数学知识。
        结束语:
        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课堂是符合数学教学发展规律的,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荷花.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渗透对策[J]. 才智,2019(18):77.
[2] 任华英.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高等数学的基础教育研究[D]. 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3] 郇潇.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142-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