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建构材料在户外游戏中的有效投放与指导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陶静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    陶静  215600

【概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也就是说,幼儿的学习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本文阐述低建构材料在户外游戏中的投放原则,旨在引导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儿户外游戏教学。
【关键词】 低建构;材料;游戏;知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育教学情景,让幼儿在游戏、生活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获得习得。户外游戏是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游戏材料的利用和投放直接影响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有效性。下面谈谈我园的一些经验和我本人的体会。
        一、发挥低建构材料的优势
        材料是幼儿获得经验和习得的桥梁。在众多户外游戏当中,建构游戏属于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教师必须针对建构游戏进行有效的材料投放,才能把游戏的最大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低建构材料一般指结构简单、获取方便、可塑性强的基本简单材料,也指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些低成本的简单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再变化、再塑造,让人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运用,发挥其在各个领域的不同效用,常见的有:纸杯、纸筒、纸箱、易拉罐、瓶子、轮胎、塑料盒,树枝,等等,它们也是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基础材料。我园地处农村乡镇妙桥,资源丰富,我们把竹子锯成大小不一的竹节,用于户外游戏中。这些小竹节,孩子们玩成各种花样,有的用它们搭积木;有的用带子从中穿过,套着绳子在地上滚着跑。我鼓励孩子动脑筋,把它们用于所学的知识中,如我们认识的数字,孩子们相互讨论后,有的孩子很快摆出1个竹节放在一边,2个竹节放这边,3个竹节放那边,……,接着我带孩子用竹节在地上摆出1-9的数字,一边摆,一边教大家念,接着又摆出“妙桥幼儿园”五个字。一节一节的小竹节果然魅力无穷啊!能使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得到快乐,得到知识。
        二、低建构游戏材料的安全与合理性
        幼儿园和教师必须把保护幼儿的安全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活动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健康并重。教师应因地制宜,我园地处农村,我们就地取材,制作低建构材料制品,如竹球、小木墩座椅、风筝,或种子、植株、果实,等等;另外,收集幼儿身边一些熟知的低建构材料,如鸡蛋壳、饮料瓶(矿泉水瓶)、树叶等。当然,那些易碎危险的,如玻璃瓶、牙签、电池等等,显然是不适合的。
        三、低建构游戏材料的特定
        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材料    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年龄进行投放,年龄的不同导致幼儿思维和意识能力也不同,所以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实际和经验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小班和中班幼儿以高建构材料为主,大班幼儿以低建构材料为主。如我们在户外游戏中,用现成的细竹子做成的跨栏障碍物,让小中班孩子进行跳、跨游戏;在大班我们则让幼儿编制竹球,在竹球上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或用彩布裹着,到户外玩抛扔的游戏。


再如,沙和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大班孩子利用低建构材料沙,在沙地里就可以搭建“城市、楼房”的游戏,他们在沙水的井台处,水槽边自行分工合作,而小班幼儿难以开展这样的活动。
        ②多元的建构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建构材料也日益丰富,但每一种材料都有其功能及形状上的约束,需要更具可塑性的材料来弥补不足之处。所以,教师不妨把低建构材料功能延伸,如添加瓶盖、牛奶罐、纸盒、纸杯等,挖掘每种材料的价值,然后组合,使游戏呈现别样的风采。我园非常重视低建构材料在户外游戏中的多元建构,如幼儿收集了矿泉水瓶盖、塑料杯盖、玻璃瓶的铁盖等。我们用这些在地上拼字、拼图;在户外用不同瓶盖做稻草人的眼睛、嘴巴、纽扣。在塑胶场地教师利用轮胎、跳圈、爬垫,组合成综合游戏区,让幼儿以大带小,把户外游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③不可忽视的辅助建构材料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制作一些辅助材料,这样不仅能满足幼儿的需要,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低建构材料简单,容易收集,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像塑料篓子、色拉油桶等,如果直接拿来让孩子玩,很难吸引孩子的眼球,更谈不上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了。教师必须把这些废旧材料进行装饰,再创造。比如在色彩、外形上进行修饰,让孩子对它们有趣的外表产生新的兴趣,进而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曾经我看到过一个孩子把一个班级里的一个红色塑料桶倒放在地上(桶底朝上),然后骑跨在桶底上,两手扶着桶身,身体则左右摇晃,嘴里不时发出“呜呜……滴滴叭吧……”的声音,我问他在干什么?他说他在坐摩托车。这些低建构材料经过精心改造,能更起到情境化的渲染,更具趣味性。
        四、户外游戏建构材料投放的方式
        ①注意个体差异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如我园提供的木、竹材料玩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建构游戏材料,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脑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变化,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能力强、富于创造力的孩子能利用我们已准备好的竹筒,做各种养花的花筒,有的直立放,有的横摆放在教室里,或悬挂在外面的长廊里。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提供已做好组合三角形的木筒给他们摆弄堆积,或做竹快板、木块玩。
        ② 低建构游戏材料投放时机   教师可以先投放一部分,让幼儿掌握这些材料的玩法后,再投入新材料,重新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游戏欲望,使每种材料充分发挥作用。如在塑胶场地上教师可以放置几个适宜小班孩子玩的轮胎,进行跨越障碍行走的游戏,有个别孩子开始有点怕,但在大家鼓励下,他们也顺利跨越障碍了,孩子高兴极了。此时,老师可继续投放材料,再把两个塑料桶放在轮胎中间,孩子跨越轮胎后,再绕塑料桶跑一圈,再跨越轮胎。瞄准时机投放材料,把游戏提升一个新的高度。
        低建构材料的开发,以及怎样合理利用,这是当前教育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话题。低建构材料在户外游戏中的合理运用对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有着重要作用,为幼儿获得习得打好基础。 以上是我园教育的一些做法,以及个人心得,希望这些能给同行带来一些裨益。
参考资料:
1、薛梦溪.低建构材料影响幼儿心理效能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