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析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王帝生
[导读] 在新课改的内容中,问题式的教学法是较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对课本内容展开探究,若将该方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活动、生物实验等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构建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教学。

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  王帝生  广东化州 525145

摘要:在新课改的内容中,问题式的教学法是较为重要的教学手段,用于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其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对课本内容展开探究,若将该方法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通过探究活动、生物实验等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构建问题情境,有助于促进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问题情境
        引言:由于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内容较为繁杂,易于越学越燥,导致减少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可以充分利用问题的引导能力,将问题作为课堂的主要引导工具,会从每部分的内容中提炼出若干问题,当作任务派发给学生,使其通过探究问题逐步学习,这就能够增强积极性,提高学习成果。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一)能够引发问题意识
        问题就像一台引擎,能够催动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探索,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能够慢慢地引发问题意识,促使更多的学生能对教材内容思考,这会有助于提高教学成果。
        (二)能够培养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的内容中,问题和探究是相互关联的内容,需要用提问促进学生参与课程探究,使其具备获取新知的能力,因此将问题情境引入高中生物课堂会,必然会利用某些实践活动,指导所有学生投入探究中,既能够学习课程中的知识,又能够培养探究能力。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措施
        一、组织探究活动
        在展开生物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探究活动,专门用于促进学生学习,一方面会整合教材中的要点,提炼出若干项问题,再通过互相地交流,对问题会有较深的研究,从而会获取某部分的知识,这就能够形成问题情境,另一方面会改良教学模式,由传统的问答式转变为任务式,对学生是一种解放,同时明确学习方向,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
        例如,在教学《走进细胞》的过程中,会用多个例题引入,组织探究活动,如在第一个问题中,会用SARS病毒进行举例,引出细胞与生命的关系,同时会提问说:“为什么二者不能分离?”,随后在屏幕中展示一张表格,表格中包括对草履虫、人的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进行概述,再组建小组,令学生探究两者的区别,在第二个问题中,会提问说:“在地球上,整个生命系统会被分成多少层?每层各是什么?”,同时在屏幕中展示一张包含各个生命层次的表格,会减少每个层次的名称、概念,要求各组经过探讨,在每个层次上提出一个实例,思考问题“若任意更换层次,会发生什么现象?”;在教学《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过程中,会展示镰刀形贫血症的病症情况,讲说该种疾病产生的直因和根因,引导思考问题“什么是基因突变?”,组建小组,让学生参照提供的病症资料,探讨问题,随后会回顾减数分裂的过程,令各组分析基因重组的类型和实质。



        (二)利用生物实验
        在教学某些部分的课程时,需要借助生物实验进行演示,协助学生更能理解课本知识,在此过程中,可以直言指出问题,促使产生质疑,再依据实验现象进行探讨,这就能够以实验为中心,形成问题情境,有助于推进课程教学。
        例如,在教学《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会演示摩尔根实验,该实验会对果蝇的性状进行研究,在观看实验的时候,会提出不同的问题,需要学生看完后探讨,如在“果蝇的白眼性状有什么特点?”问题中,需要各组作图分析,在“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规律是什么?”问题中,需要作图分析,寻找测交方法,归类各种果蝇,如红眼雌蝇、白眼雄蝇等;在教学《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会演示植物吸水的实验,该实验会分别置于蔗糖和糖溶液中,分别静置一段时候后,取出放在溶液中的植物细胞片,根据该实验,要求各组探讨问题“什么时候会吸水?会破裂吗?”;在教学《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过程中,会演示高斯培养大草履虫的实验,在观看实验的同时,会指导思考问题“为什么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会有限制?”,随后会展示实验中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提问说:“在混合培养的过程中,两种类型的草履虫存在什么关系?”,指导学生进行探讨。
        (三)引用生活内容
        生活资源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针对生物课程,每当进行提问时,可以应用生活中存在的生物现象,在课前引入的时候,可以应用指导学生,使其会从思考生活转变为思考问题,这就能够构成问题情境,从而能够展开课程教学。
        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会引入碳循环的图示,在屏幕中演示植物光合作用的动态图,由此提问学生,令其简要说明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碳元素的传递路径,随后继续提问说:“一般情况下,碳会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在生物群落中用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使其生疑,接着会引出生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会引入许多现实的生活例子,如当人在嗑含有盐分的瓜子时,会越嗑越觉得口腔、嘴唇干燥,据此可以进行提问,当在制作酸萝卜的时候,会向萝卜表面撒盐,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表层会出现一些水,据此可以进行提问,当将已经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慢慢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发现青菜叶又恢复了原貌,变得光滑、有弹性,据此可以进行提问,经过一系列的提问,会促使学生对本小节的内容产生疑惑,随即再开始讲解本小节的内容;在教学《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时,会引入医生检查病人扁桃体的例子,会发现病人的扁桃体存在肿大的症状,并且病人在吞咽食物时会感到疼痛,据此可以提问说:“为什么病人的扁桃体会肿大?会什么吞咽会有疼痛感?”,借此引出免疫系统的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会协助教师有效地教学生物知识,一方面会充分运用生活中的种种实例,将其变为指导思考的案例,另一方面会充分运用可观看的生物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引出问题,进而形成问题情境,再促使学生思考各项问题,从而能够得知某小节的重要知识,这就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庆雄.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9):90-91.
[2]谭波.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串精准设计及教学优势[J].新教育,2021(11):57-58.
[3]李文娆,陈春洁,冉展羽,燕成宾.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提高中学生对生物实验兴趣的实例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3):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