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代秀芳
[导读] 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新课改指出,要注重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大英县蓬莱镇太吉小学校  代秀芳  四川遂宁 629300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新课改指出,要注重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引入适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口语表达机会,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的往来日益频繁,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成为了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表达来累积乐趣。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是同学们培养口语的最佳时期。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进行浅显探究。
        一、结合日常生活,增强口语实践
        口语交际教学和其他语文教学相比之下,具有浓郁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特征,其不仅来源于生活,并且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进行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应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有机链接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开展口语交际实践,使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例如,在开展一年级下册“打电话”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打电话经验,为学生创设相关的主题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具体如下: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一个“周日电话邀请同学一起去书店买书”的生活化场景。在开始练习之前,教师先向学生讲解打电话中所涉及的一些礼貌用语、关键信息的词语,使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技巧。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以二人一组进行“打电话”演练,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口语交际实践中进行自我展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拓宽交际场所,提升交际能力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口语交际实践中,但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一学期仅仅安排四次教学计划,整体而言在数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树立大课程教育理念,主动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不断拓宽口语交际场所,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身边“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资源进行不同主题的口语交际实践,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在完成一年级下册“一起做游戏”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操场上一起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然后,教师进行提问: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学生则将自己的游戏感受提炼成语言进行现场回答,有的说: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很有趣;有的说:我当小鸡,差点儿被捉住了,真好玩!等等。
        三、应用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依照学生实际生活情况就地取材,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以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为此,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并让学生在与他人沟通交流中多听、多看、多想。在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教师应多鼓励、少批评,同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以学习《桂花雨》为例。学生通过学习,发现作者通过对比桂花香,说明了作者家乡的民风民俗,描述了作者童年的美好回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有没有看到哪一件物品,也能令自己联想到家乡?学生愿不愿意向大家说明家乡的事物,并说明自己童年美好的回忆。有一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用口语表达的方法介绍了家乡的“苕皮子”。学生表示,苕皮子实际上就是红薯片,就是指把红薯去了皮煮熟后,捣成泥,把它晒干,然后再放锅里油炸。他以前曾经和家人回老家的时候,看到老家的叔叔婶婶们做这种苕皮子。那时候老家的人不仅做苕皮子,还做苕果子,不知道应用什么方法把红薯变成了白色或者白黄色的,像是膨化过后的效果,可是似乎又不是膨化过后的样子。他表示亲眼见过苕皮子的制作,却没见过苕果子的制作过程。他和父母住在城市,过去,家乡的亲戚来时还会带一些苕皮子、苕果子来,但是渐渐地,老家的亲戚都不带这些了。父亲说,做这玩意儿很累人,现在大家都不想做这些了,如果想吃,父亲就去买些回来。有一天,父亲真的买了一些苕皮子,但是没有买苕果子,说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苕果子是什么,就苕皮子还能买得到,尝了尝苕皮子,觉得似乎还是甜的,但是比老家的味道差得远了。
        四、应用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发现优化的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的体验和经验自己找到评价的方向,然后给予多元化的评价。学生需要在接受自评、互评、师评的结果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教师在评价时,要引导学生重视过程,使学生能从重视过程出发,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委派代表上台完成自己的演讲。每个小组允许进行三次演讲,每一次演讲允许委派不同的代表。小组将取三次表演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小组的成绩,成绩最好的三个小组将得到奖励,成绩最不好的三个小组将受到惩罚。教师的设计,让学生重视不断优化学习的过程,而非只强调得到一个学习结果。其中教师评价占比40%,互评占比30%,自评占比30%。教师通过这样设计能让学生意识到,在接受评分时,自己的评分和互评分占很大的比重,学生在评分时的主体性。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拟订学习指标。比如在演讲态度这一维度中,学生演讲的流畅程度、态度是否落落大方、演讲的表情及手势是否与演讲的内容相匹配等都将列入评价的内容。在演讲口才这一维度中,学生将评价语言是否生动、语言组织是否具有逻辑性、演讲的切入角度是否具有创意等列为评价内容,教师应用这样的方法给予学生评价,学生将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和学习不足,然后找到巩固学习、弥补不足的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和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表达自身的想法,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基本的思想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定要加强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明明.让表达累积乐趣——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21(04):50-51.
[2]陈学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外语文,2021(15):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