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徐洪磊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 徐洪磊
[导读]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学习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与模式制定上进行优化创新,使学生能够在较好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  徐洪磊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学习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与模式制定上进行优化创新,使学生能够在较好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信息技术在课程理论知识方面,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图片处理、表格计算等,该方面的理论知识可通过引入现实生活场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基于课程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实际运用的思维培养与兴趣引导,使其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初中信息技术;培养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在现阶段的学科教育工作中,需要在基础理论内容教育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使学生能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自主思考的习惯。此外,教师还需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因素,如趣味性营造,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习惯。本文在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基础上,对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方式进行了不同角度研究,旨在通过相关研究成果提升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分析
        若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学习自主性与觉悟,则能够较大程度上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从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循环。自主学习能力在能力内容方面包含习惯养成、方法掌握,后者主要指自学方法,属于自主学习指导的主要项目之一,对于当前的教学工作而言,教师需要加强该方面的指导与重视,确保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逐渐加深计算机操作技术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结合日常生活视角引入情境
        基于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工作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教训内容与模式展开上进行一定转变,通过生活元素的引入,使学生能够从现有的互联网思维进行信息技术的学生。
比如在Word文档的文字编辑工作中,教师可创设学生日常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视角与生活情境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功能,如结合智能手机的复制粘贴功能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载体不同,其相应的操作方式也存在一定不同,通过工作岗位模拟的情境创设,相比于以往理论内容灌输模式,能够使学生能够自主操作的形式进行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以此为当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1]
        三、建立必要的体验场景
        信息技术经过前几代的更迭,其应用范围、覆盖面积以及技术性能等方面已经得到较大提升,现代企业的发展运营已经和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具有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体验场景能够拟定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进一步引导,可以让学生从不同教学体验场景中理解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教师在建立必要的自主学习情境中,一方面需要注重趣味性,另一方面需要注重生活性。基于两种特性的情境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较好拓展,在深入课程理论内容的学习过程中,还可赋予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指法练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计一个文字编辑工作岗位,使学生在发挥自主性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字数,同时对其正确性进行评价。该种职业场景的生活情境引入与自主性调动,能够较好引导学生从生活视角上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主操作性。
        四、根据学生兴趣开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涉及不同方面的使用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其主要涉及同学之间的互联网交流以及必要的互联网资源应用。通过应用途径的拓展及其与教学内容的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基于自身的信息需求投入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工作不仅包含基础性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也包含互联网资源的浏览与应用教学,在该方面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需要指导学生基础性的互联网资源应用方式以外,还需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应用,自主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2]
        比如在学习资源的搜索与应用上,教师应基于浏览平台的软件功能应用,一方面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念,另一方面基于基础性的互联网资源应用指导,使学生能够从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自主开展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操作演练。比如在浏览器的常用设置的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关注热点进行相应的选取,如学生较为关注体育赛事,教师可在浏览器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主题上的设置,指导学生出于自身需求,建立自主性的计算机操作思维,以此在观念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语:
        综上,自主学习能力在培养上较为突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升较为传统,通常需要多看、多做,除去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若想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水平,往往需要进行自主学习,以此在原本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能力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汤丁峰.试析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策略[J].电脑迷,2017
[2]何恒刚.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