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饶帆 龙佳怡
[导读] 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课程体系的合理化构建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饶帆 龙佳怡  湖南长沙 410081

摘要: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作为体育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课程体系的合理化构建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系统化剖析了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就构建路径展开了系统化剖析,以便于确保“全民体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体系现状;构建策略
        引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与“舞蹈”相融合的“体育舞蹈”作为其中重要教学项目,在锻炼学生形体、气质以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目前来看,在教学中由于课程体系构建的不合理、不科学,在影响教学工作高效化开展的同时,学生全面化发展也势必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在新一轮基础课改下,教育工作者需在秉承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同时,合理化选择教学内容、配置专业设备,以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保障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革新教育教学理念,合理化选择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学内容选择的不合理不仅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不利于体育文化氛围的创建,由此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选择时,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习惯以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华尔兹、探戈以及快步舞)为主,在机械化重复练习中学生无法感知舞蹈的魅力,艺术情操培养也由此受到了影响,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构建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需首先革新自身教育教学理念,即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下,体育院校教育工作者需从根本明确“体育舞蹈”对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后期课程教学中能主动地组织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以此在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体育舞蹈水平。除此之外为有效创建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舞蹈内容选择时,教师需秉承着“循序渐进”的选取原则,即初期教授比较简单的基本动作,当学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后逐渐提升动作难度,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再者为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还可通过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在不断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艺术情操。
        二、带领学生观看国际比赛视频,激发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
        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学生作为课程教学主体,自身主体作用是否充分发挥,是影响课程体系构建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在学生固有的“性别认知”领域中,大部分体育院校男生普遍认为“舞蹈”是女生学习的东西,因此在课程接受度以及兴趣度方面往往较为孱弱,甚至部分学生错误认为“体育舞蹈”只是用以陶冶情操,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去进行学习,学习兴趣和精力的缺失不仅不利于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此外也不利于体育文化氛围的合理化构建。现阶段体育院校在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构建时,为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全面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播放一些“国际体育舞蹈”比赛视频,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体育舞蹈”课程的同时打破固有的“性别认知”,与此同时为保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契合的组织活动,通过将“舞蹈”与“音乐”相结合(在舞蹈艺术中,具有时间艺术特点的音乐和具有空间艺术特点的舞蹈表演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在不断提高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对于推动舞蹈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于学生沟通交流中帮助他们感知舞蹈魅力,发现体育舞蹈价值。
        三、加大体育舞蹈教学专业设备的投入,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相比其它体育基础课程,体育舞蹈教学活动在开展时往往需要借助各种专业设备,换言之设备投入是否完善,也是影响课程体系构建效率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课程教学中,由于部分院校缺乏对“体育舞蹈”课程的关注度,专业设备引入和维护工作形式化较为严重,久而久之在影响课程整体教学工作有效落实的同时,学生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现阶段教育机构对“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保证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构建完善的专项技术课程体系,加大对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资金投入现已迫在眉睫,换言之只有在保证设备完善度、先进度以及场地的规模化的前提下,各项体育舞蹈教学工作的开展才能落实到位,反之则极易导致教学工作形式化问题的频发,从而对学生全面化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水平,在教学中教育机构还需构建专业化的师资教学培训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再教育、再培育,以便于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的前提下保证后期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以此为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结语
        概而言之,“体育舞蹈”专项技术课程体系的高效构建,从某方面来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与此同时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以及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由于在体系构建过程中某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阻碍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为此要想实现“全民体育”的目标,教育工作者需在革新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合理化选择教学内容,以此为素质教育的实现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徐佩,徐涛涛,李琼海.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5):82-83
[2]王后胜,刘元霞,陈京华.体育舞蹈运动的发展现状与改革策略———以安徽省高校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2(02):121-124
[3]王睿锋,李小芬,肖光来.临汾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0):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