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历史教学中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张金桥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下,对中职历史教学方式以及要求更加严格,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确保将相关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借助历史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家园情怀,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张金桥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课程改革下,对中职历史教学方式以及要求更加严格,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确保将相关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整个教学过程,借助历史课堂,让学生们感受到家园情怀,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家园清怀渗透到中职历史教学中,保证教学成效更加理想。
关键词:中职历史;家园情怀;教育策略
        引言
        中职历史课程的教学特点十分突出,由于历史学科自有特性所决定,将爱国情怀与课程内容相结合更为简单,这也是顺利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纽带,先要以正确视角客观评价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将提升教学质量、完善学生人格为核心目标,深层次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采取有效方式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用于指导学生思想和观念,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一、中职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的落实意义
        通过对家国情怀教育的深入剖析,立足于实践教学成果,将教育价值和意义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提升,历史教学过程中,把典型的历史案例展现给学生们,教师则起到指引作用,让学生投入到不同的鲜明人物个性和故事脉络中,积极分析人物特点和事件成因,以及带来的启发,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热情。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入适宜的现实例子,促进学生真实感受到理性的爱国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其次,促进学生忧患意识的培养,在当前生活氛围下,想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是比较困难的,在历史课堂中融入爱国情怀教育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受历史事件时期的国家发展境遇,通过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忧患意识得到增强;最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所赋予的历史意义不同,采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明确历史学科特点,为完善学生的爱国情感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家国情怀重视度和设计要求
        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的重要实施者则是教师,提高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视程度是首要任务,真正认识到家国情怀培养的作用与价值,及时改变教育传统观念和方法,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当前,我国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应试教育,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课程改革相关工作,明确教学方向和理念,把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怀,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同时,要把核心素养教育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逐步完善教学环节,促进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次,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实践教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爱国情怀教育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积累,对此,教师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明确教学方向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历史教学的理想化目标。
       (二)合理拓展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支持是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基础保障,同样也是前提条件,作为避免在实际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因为融入家国情怀后出现空洞与乏味特点的关键,对于历史教师持续开展家国情怀培养工作十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历史教师应对现有的教材资源进行整理与深入分析,并就这些情怀资源进行归纳,提炼出与家国情怀有关的丰富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那么教师要对历史教材中相关的家国情怀内容进行基本定义,确保教学资源足够丰富的同时,使教学观点更加突出,为顺利开展教学进度打下基础。同时适当延伸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历史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比如,选用一些爱国成语故事,借助互联网深入挖掘历史故事背后蕴含的意义,通过细致讲解背后故事,包括人物特点及爱国事迹等,为丰富教学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建议教师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将更多教育资源以视频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循环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借助典型案例进行爱国情怀教育
        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历史案件往往都具有代表性,也是因为典型案例的感染性和渗透力,才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国家以及自身发展的核心意义,教师可以将这些案例作为教学拓展内容,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对于国家兴旺发展的强大推力,促进学生整体综合素养的提升。比如,引入“苏武牧羊”这一历史事件时,能够在解析事件后让学生感受到苏武当时的困境,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更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爱国情怀即使经历再大的困难也不能磨灭的道理。学生也会在事例解析的过程中被伟大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为完善其人格、树立爱国情怀奠定了基础。想要充分发挥家国情怀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案例,以突出的爱国情怀理念为挑选原则,在保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同时也能够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够成熟,在这一阶段进行爱国情怀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历史学科有着爱国情怀教育的先天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这一特点,拓展更多教学新方法和思路,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核心目标,为将来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森.中职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46):160-161.
[2]刘涛.浅谈如何在中职历史课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知识文库,2020(21):1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