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本课程建设的审思 李锦露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李锦露
[导读] 本文从园本课程建设出发,探讨园本课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可借鉴策略。

陕西师范大学  李锦露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本文从园本课程建设出发,探讨园本课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可借鉴策略。
【关键词】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建设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课程作为实施教育目标和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中介桥梁,往往涵盖幼儿生活中的所有内容,园本课程的建设更贴近本园的教育理念,也更符合本园幼儿的需要和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幼儿适宜的并能促进幼儿成长需要的园本课程已成为幼教工作者历史的使命和永恒的话题[ 周文海著,现代幼教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一、园本课程
        虞永平教授指出,园本课程是指“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 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J]. 虞永平.早期教育. 2001(08)]。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园本课程应当是规范的、合法的课程,也就是说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必须符合有关幼儿园教育的法规政策的要求。同时,园本课程以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幼儿的现实需求为基础,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具有一定的园所特色和生成性。
        关于园本课程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肯定了园本课程必须以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开发和利用园内外的各项资源,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园本课程建设的问题
        1.资源利用层面:
        (1)幼儿园区域资源利用不合理。有些幼儿园过于注重特色,却失掉了“底色”,忽视了本土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了区域资源的教育价值,错失教育良机。例如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更多地关注现代化建设,忽视了自身地域优势;城市幼儿园过于追求自然环境建设而忽视周边城市资源优势。
        (2)教师资源被忽视。教师是幼儿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更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利用和探索的课程开发资源。但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往往被忽视,很多幼儿园只相信专家的指导,忽视教师的建议,同样是不可取的。
        (3)社区资源挖掘的不充分。社区作为幼儿园身处的大环境,也是幼儿日常所接触的社会环境,其中的教育成分有待我们探索应用。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热衷于追求当前热门话题,例如科学,容易忽视周围可以利用的诸多社会资源,例如博物馆、公园,都可以挖掘出有益的教育内容。
        2.课程实施者层面:
        (1)幼儿教师对于园本课程缺乏正确的科学性的认识。虽然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进行园本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认为园本课程建设是为了形成园本特色,但是有34%的教师认为园本课程建设就是编写教材,19%的教师不清楚园本课程建设结果的表达形式[ 李培蓉. 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很多教师将园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原创性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很多幼儿园虽然开展园本课程,但是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却并不了解开设的目的,不能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让我们不得不质疑园本课程的实施质量。
        (2)教师缺乏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课程主体意识有助于教师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更是课程开发者。但当前很多教师只是单纯的将自己看作是课程的实施者,但具体实施什么、怎么实施,缺乏自己的主体意识。



        3.园本课程内容层面:
        (1)园本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园本课程的开发重视知识的学习,却忽视了幼儿的探究过程,只强调知识的获得,忽视了幼儿能力的培养,也同样不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养成,课程内容应该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让幼儿在自主探索、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2)园本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结果。在活动中教师如果只关注结果,就会忽视孩子在活动中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契机,就会错失很多学习“价值点”。
        三、园本课程建设的建议
        1.优化园本课程的资源结构。
        幼儿园应该充分挖掘园内的小环境、园外社区及社会的大环境资源,探索适合园所发展的课程资源,寻求社会的支持。实事求是地对园所课程现状及相关条件进行评估,找出本园课程建设的优势、不足、机会等,做到对自身的充分了解。
        对于园外资源中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园所周边环境,弥补幼儿园内资源的缺失以及园本课程的不足,支持园本课程的建设。乡村幼儿园避免过于城市化,城市幼儿园也要避免过于乡村化。
        幼儿园教师作为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话语权,让教师参与到课程开发过程中。倾听幼儿教师的建议,只有教师才更了解自己的学生,更了解幼儿的需要,才能在此基础上建设处更适合幼儿发展和需要的园本课程。
        2.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教师作为园本课程的主要实施者,一定要充分了解园本课程的课程理念、教育目标和实施内容,提高幼儿教师对于园本课程的认识,让幼儿教师参与到园本课程的开发中。建立教师教育制度,开展不同形式的在职培训,请专家到园对教师进行指导,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知识素养,丰富园本课程建设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培养课程开发能力,提高园本课程建设实践能力。
        3.园本课程要实现从重知识到重探究、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转变。
        课程内容必须以儿童的已有经验为起点,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寻找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重视课程整体的实施过程而非结果,幼儿自会在自身的活动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4.建立园本课程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
        园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本身具有自己独特的课程结构,课程并非单一独立的个体,不只是简单的一堂课,园本课程是由多方面所组成的[ 范佳琳.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245-246.]。园本课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类似于每个学生特有的学籍档案,是一个大型的数据管理整合系统,包括园本课程开发的开发人、开发过程、课程内容等各个环节。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园本课程的体系化建设,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凝结老一辈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有利于新手教师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园本课程。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任重而道远,是近年来我国幼儿教育事业探讨的重要课题,希望学前工作者们可以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所突破,推动园本课程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文海著,现代幼教园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3.
2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J]. 虞永平.早期教育. 2001(08)
3李培蓉. 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