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资源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 丁深才
[导读] 班级文化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供指明方向的作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共同奋斗、努力完成目标的群体文化。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佛子中心校  丁深才  535400

摘要:班级文化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供指明方向的作用,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共同奋斗、努力完成目标的群体文化。班级文化包括软文化和硬文化两部分,通过在教室的墙上贴上名言警句和世界名人等来明显地体现。本文通过教材内容、实践活动、乡土资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利用红色主题、红色资源来制造一个更优秀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红色主题、红色资源、教材内容、实践活动、乡土资源
        前言:为了让红色文化贯穿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我们应该打造红色资源的小学班级文化。在这个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可以在学习红色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建设红色文化的学习环境,制定班级的红色文化口号和红色文化目标。
        一、依托红色主题,打造班级硬文化
        我们在小学学过的《孟母三迁》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们都从中知道了成长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打造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建立好优秀的班级实体文化。为了完成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精神,我们在建立优秀的班级实体文化时,我们可以依托红色主题,打造班级硬文化。我们可以团建去红色苏区去体验红色文化,开展朗诵红色文化的作品活动,制定积极向上的班级口号和目标,出与红色文化以及团结拼搏精神有关的黑板报,进而打造一个以红色文化为主日的班级硬文化。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完成学业,所以在打造班级硬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红军长征精神中的“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来制定班级的红色文化口号和红色文化目标。红军长征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关于奋斗、团结的故事,有一位很平凡的红军叫谢益先,他过草地时被分到了四斤干粮。在红军前进的路途上,遇到了饥饿的母子三人,小谢瞒着自己的战友将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自己每天吃野菜,水来充饥,最后因为体力不足,就去世了。他那份对人民群众的独特情感,对战友的独特情谊,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我们心中生长的“长征精神”。通过红军长征精神与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制定了“团结拼搏,永创辉煌”作为我们红色文化班级口号;依据红军长征文化中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品质精神,让学生能树立良好的学风和学习精神。我们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我们还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班服,让学生自己投票,选出最合适自己班级风格的班服。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充分的精神熏陶,我们还利用了红色文化饰品来对班级进行装饰,打造优秀的班级硬文化。比如在班级的墙上张贴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海报以及名言警句,出红色文化与团结拼搏有关的黑板报。在完成红色文化环境建设之后,会安排学生定期对其进行打扫和清理,并跟上时代的潮流更新红色文化。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硬文化主要为了学生受到精神层面的熏陶,进一步为班级软文化的建设做好坚强的基础。



        二、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班级软文化
        (一)通过教材内容,培育班级的团结拼搏精神
        学生是班级的主体,班级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精神,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时候,可以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比如在传授知识时,可以将教材中的优秀红色文化提取出来,让学生从优秀的红色文化中体验到团结拼搏精神,培育班级的团结拼搏精神。以《七律.长征》为例,讲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集体,增强班级的团结拼搏精神。通过结合教材内容,使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团结拼搏精神有关的红色文化故事,还可以播放相关的红色歌曲,来加强学生的红色文化精神的归属感。通过教材内容,培育班级的团结拼搏精神,这样达到了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班级软实力的目的。
        (二)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团队只有在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后才会变得更加紧密、坚实的联系在一起。班级同学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打造班级的软实力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革命先烈纪念馆,来达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对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故事,让学生们吸取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促进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开展集体活动,使同学们之间增加交流和沟通。组织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同学们聚在一起,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触动学生对于班级的集体感和责任感,最终达到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目的。
        (三)通过乡土资源,形成团结一心的班风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乡土资源来建设班级的软文化,在班级上形成团结一心的班风。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关于乡土资源的答辩或座谈会,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对于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政府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制作有关红色文化短片,让学生来宣传和观看优秀文化,从中吸取团结一心的精神领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乡土资源来讲解相关的红色文化故事,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宣传优良的作风和精神。通过利用好乡土资源举办一些吸引学生的活动,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团结一心班风的形成。乡土资源是最为朴素的,我们应该利用好乡土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离不开优秀班级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了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室这一个大舞台,将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渗透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在打造班级优秀硬文化的时候,制定积极向上的班级口号和目标,出与红色文化以及团结拼搏精神有关的黑板报,用红色文化饰品装饰教室,进一步能够打造好班级的软文化,团建去红色苏区去体验红色文化,开展朗诵红色文化的作品活动等各种吸引学生的活动形式,提高班级班风的质量和促进班风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永健关于有效语文课堂提问的课堂观察的研究[].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贏),2017(1):33
[2]李建荣.做学生科学观察的引路人一以“微生物”教学为例谈科学课有效观察的策略[].中国农村教育,2018,281(19):56-57
[3]潘璐.“牵”学生“下马看花”一小 学科学课堂有效观察的引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