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 陈乐娜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陈乐娜
[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与时俱进,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第二小学  陈乐娜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自己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与时俱进,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本文主要讨论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整合策略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现代化,其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以其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唤起情感的共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恰当、有效、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教学,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活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语文知识。
        一、目前小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直观性,使得小学生的能动性受到制约
        小学生在阅读时,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将文字具体化,才能够将作品的主题意义逐渐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对文字材料的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有的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然而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画面的直观感受很深,却一直未能进入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状态,更难以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的目的。
        此外,借助影视画面,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么写”则少有触及。尤其是对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究和把握不足。
        (二)过分追求内容的量,而忽视了教学的难点
        很多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往往花很多时间去查找与课本关联不大的社会背景、人物事迹、民俗风情等资料,并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来展示,结果使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削弱了教学重难点的阐述,语文课被异化为历史课、科学课或音乐欣赏课。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策略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低年级的阅读课文,一般比较生动、有趣,情境再现十分容易。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乌鸦喝水的部分时,先播放动画,然后让学生说说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书上哪一部分写出了这一画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或没有感知到的部分,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课文的学习。
        又如讲授《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课文。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所能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



        (二)加强互动,提升参与感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可以让学生用鼠标点击选择答案,当答案正确时,除了在荧屏上显示出来,还可以配以热烈的掌声;当答案错误时,也可以配以其他声音,提醒学生重新再找。这样可以克服文字练习题的枯燥乏味,学生练得轻松,习得有趣。
        如我在教《黄山奇石》时,运用课件设计生动形象的再现了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还输入了课文文字,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人机对话。网上既有静态画面,又有动态画面。静态画面便于停留,凝视,有助于细细观察,结合思考。动态画像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突破难点,释疑激趣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多媒体电脑教学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理解重点字义词义是读懂课文的关键。
        《小壁虎借尾巴》课文中的三个动词“摇、甩、摆”分别写出了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动作学生不易分辨它们的细微区别,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时,借助动画,使抽象的文字与形象的动作结合起来,达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双向交互作用,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四)延伸教学,提高效率
        统教学方式互为补充。教师可以事先在计算机上将教学内容设计好,上课时,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方便快捷。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它节约了书写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大内容、高效率特点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节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大量的信息,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例如:在上练习评讲课、习题课时,由于学生的差异比较大,好的学生感觉是重复,差的学生感觉不能达到满足,因此可以采用变通的形式,运用媒体将类似的题目以例题的形式进行讲解,然后和习题中的相关内容相联系,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学生能够运用知识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加强组织,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清洁、舒适的教学环境,教师不再因吸入过多的粉笔灰而影响身体健康,学生也不会再因其他事物而影响听课的注意力。教学环境的改善,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免除了板书的时间,对老师来说,可以减少板书的劳累,节省出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和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对学生来说,在同样的课时里不但可以接收到更多的知识,而且接受的知识更容易理解、消化,从而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三、结束语
        总之,就当前普遍开展的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们的缺点。我们不能过分依赖,但也不能一概地摒弃。我们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而定。为了能更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先进作用,只有通过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育,探究教学规律,从而开创传统教学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梦圆.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李发正.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J].学周刊,2020(13):113-114.
[3]曲平. 小学语文教师对创新教学的理解及施行状况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