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情境教学提升技工院校羽毛球学习效果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8月   作者:胡艳艳
[导读] 现代技工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和基本专业素质人才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专注于建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素质教育体系。

温州技师学院  胡艳艳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现代技工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和基本专业素质人才为核心,致力于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专注于建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素质教育体系。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运动教学方面入手,以羽毛球教学为主,借助多效整合的情境教学模式,提升技工院校羽毛球学习效果,从而带动学生整体体育运动学习效果,更大规模化提高院校学生素质教育。
关键词:情境教学;技工院校;羽毛球;学习效果
        羽毛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具有无身体对抗、技术要求细腻、运动强度易于控制、场地选择方便等优势,所以在学生中很受欢迎。羽毛球运动技术细腻、速度快、变化多样等优势促使其在学校中流行起来,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1]因此,基于羽毛球教学的独有特点,融合情景教学的教学特征,使两者整合交融,最大程度上完善和提升技工院校羽毛球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自身体育素质。
        1.情境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当今技工院校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薄弱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散漫教学时长,学习趣味缺少等问题,纵观看向,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是持有强烈兴趣。因此,针对羽毛球教学需要站在体育能力素质教育的角度,充分提炼情境教学的体验性和趣味性,融合模块化教学模式,既分化教学情境又融合学习体验感,双重交合。一方面提高羽毛球教学下的技工院校学生体育运动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运功教学的热爱和兴趣,扩展学生多元化健康发展。纵横观察,情景教学的融合对技工院校学生的羽毛球学习效果起到完善、促进、升华的意义。
        2.借助情境教学的羽毛球教学模式
        2.1 校企合作,重塑设施
        情境教学是需要营造一定的教学环境和空间,需要利用基础设施将学生的情绪和状态带入到一定的教学环境中,推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共情性。技工院校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充分与校外企业或合作企业密切互通,能够增加很多社会资源。所以在情境教学中把握住这一特色,积极打造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带动和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带动双方学习,达到双赢。首先,利用企业能力完善校内羽毛球教学所需基础设施,如羽毛球馆的建设、拉伸器械、短距离热身器具以及情景教学所需教学用具等,制定教学项目一体化的体系,能够形成循环生态化使用。在重塑设施的过程中,重塑教师、学生对羽毛球教学和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2 情境融合,延展结构
        在借助情境教学下的羽毛球课程是呈现为课程结构模块化,延展前期课程结构的长线,具象课程的重点部分,具体分化为热身情境模块—训练情境模块—游戏情境模块—比赛情境模块—分享情境模块,充分利用这五大情境模块提高学生羽毛球学习体验感和深入感,能够让学生在课程结构模块的教学下,形成兴趣—热爱—参与—趣味—技能—合作的学习结构链,培养真正意义上具有体育精神的技能素质型人才。第一,热身情境模块主要定位为利用当代学生喜欢的动感音乐,改编羽毛球热身运动的基础动作,融合更多的趣味性动作和节奏,同时引入科技模式,如网络热身运动打卡等,投射于学生一种无压力运动热身开端。第二,训练情境模式定位于利用结合当代多种热潮游戏模式,比如星球大战、传送运输带、组组合作比拼等模式,让学生能够置身于一种合作模式下的训练形式。比如在练习羽毛球的颠球和配合打球的环节,可以进行组组间合作颠球,长龙式传输花样击球等模式。第三,游戏情境模块主要基于羽毛球训练枯燥乏味的原生特点,故将其设计为趣味性游戏模式,创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改变固定教学模式,[2]打造游戏特色羽毛球运动课堂。


如利用教具充分将平时的对打环节转变为游戏环节,要求利用多种基础动作,高抬腿、变换脚步、击掌、青蛙跳、侧滑等系列动作,并设置一定的奖励环节,提供所需情境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第四,比赛情境模块是游戏模块的升华部分,通过一定的比赛设置,使得学生在特定比赛的情境下能够培养自身的抗挫能力、运动能力、素质能力、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的锻炼和学习。第五,分享情境模块是整体羽毛球情境教学的反思和总结模块,每一种教学的最后都需要师生有一个畅聊分享的结尾,体育教育不仅仅只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多的是在体育运功过程中能够更加直接感受和领悟生存和生活的意义。因此,专门在羽毛球馆设置“分享小屋”的情境模式,以供师生在课后进行分享心理、生活、运动等多方面的内容,既能完善羽毛球教学的整体性,又能最大意义上传递体育运动及羽毛球学习带给我们的精神素质。
        2.3 项目形态,综合发展
        由于技工院校培养人才是需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整合,因此在情境教学状态下,更加关注分化于常态能力教学与羽毛球运动教学的结合,因此我们提出“运动活动项目化,发展能力综合化”的具体培养模式。其一,运动活动项目化主要是借助校企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资源。在此,设置校内羽毛球运动与企业职员运动文化的冲突结合,增强校企合作和交流,既增加双方交流同时又帮助企业提高职员身体素质的提高,双方呈现双赢。由于羽毛球属于大众娱乐项目,在学生和职员中受欢迎程度较高,因此校方从意向合作企业中选择几家进行合作,双方签订共同运功项目,采用循环项目合作机制,共同打造运动活动项目化,具体分化为定期开展活动项目、设置特定节日活动项目、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除企业合作外,技工院校也积极和中小学进行合作,启动导师制活动项目,由大学生带小学生的模式,带动多元化羽毛球运动学习和实际应用。
        在前期运动活动项目化的基础上,其主要目的是后续的“发展能力的综合化”,技工院校学生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能力综合化的大呈现。因此在注重实际应用方面也需要紧跟学生的理论和知识储备能力,借鉴外国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制方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置为前期调查—资料整合—实际训练—资料反馈—论文书写。在每次实践之前,由老师带队进行分组设置,融合理论基础知识,如羽毛球训练的要领、羽毛球运动的实践特征等内容,将羽毛球运动能够升华为一种课题来进行研究,侧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研究思考能力。
        2.4 技能考核,具象过程
        作为技工院校的羽毛球学习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去提升自身素质和学习更多除课本外的社会能力,因此我们不在将技能考核聚焦于最后成绩的好与坏,动作是否完美,而是将技能考核更多具象于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技能考核与课程结构模式所对称,整体分为热身—训练—提升—分享四大部分,充分观察学生在这四大部分的学习和吸收,借助环节式情境技能考核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整个羽毛球学习环节当中。另外在此基础技能考核下,设置附加环节,定期开展羽毛球座谈会和集训等环节,能够将羽毛球学习引进来,走出去,更大程度化激发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在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比赛训练等多方面达到最优化学习。
        3.结束语
        借助情境教学,注重学生兴趣问题的优化,让情境学习都成为一种教学源,学生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使良好学习习惯得到培养。[3]情境教学与羽毛球运动的双向奔赴结合,能够最大程度利用教学资源,营造情境教学环境和氛围,能够完善技工院校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完善和完整性,提升学生整体技能素质,符合国家对技工人才培养的要求,借助情境教学来进行技工院校学生的羽毛球学习是一种必须且前沿的教学模式,也是为其后续的教学提供一种可能性和思考性。
参考文献:
[1]王天璐.如何提高羽毛球教学效率的方法[J].教育时空,2015:140.
[2]唐 润.趣味性游戏在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2018(2).
[3]王振帅.借助情境教学提升技工院校羽毛球学习效果[J].新校园,2016(11):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