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备课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甘婷冰
[导读] 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所需要注重的要素也越来越多。知识教导也并非单一的授课讲解,而是变成不同阶段的分段设计,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课前阶段的备课设计。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汉语能力的重要科目,它不仅能够塑造小学生语言运用、语言审美等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甚至个人文化修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备课设计作为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

甘婷冰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530300
【摘要】伴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所需要注重的要素也越来越多。知识教导也并非单一的授课讲解,而是变成不同阶段的分段设计,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课前阶段的备课设计。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汉语能力的重要科目,它不仅能够塑造小学生语言运用、语言审美等能力,对于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甚至个人文化修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备课设计作为教学最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着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素养的成长。
【关键词】备课;教师;语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10-01

        单元整体备课顾名思义,即,教师基于单元设计理念,将备课的高度、角度上升、延展至单元整体,统筹梳理单元整体知识,明确核心内容,并结合不同篇目的不同主旨,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单元整体备课重视程度稍有不足,备课重心多放在单独文章的分析讲解上,难以体现单元整体备课的意义。对此,教师不仅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还应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又换单元备课设计,以更为优质的课堂教学,为小学生带来更加精彩的学习体验,进而推动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
        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感悟诗文魅力
        语文具有极强的美感,这一特性在经典诗文中更有着直接、鲜明的体现。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增强小学生对于古诗文字魅力的感悟。多媒体教学即教师利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影像设备辅助知识讲解,一改传统板书文字的教学模式,以动态影像代替静态文字,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全新、震撼的视觉体验,配合音效设备的使用,同时优化小学生的视觉、听觉学习感知,有效集中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并在生动的影像内容观看中促进诗文魅力感悟水平的提升。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部分的知识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事物为核心,并采用多种文体进行展现。教师在教学“古诗三首”时,可以联动多媒体投影设备的使用,借此来凸显诗文内容的美。如《清明》,诗中以“纷纷”描绘雨势连绵,又以“断魂”表达情绪低落、烦闷不乐。教师在赏析诗文时则可以使用投影设备播放相关的雨季短片,使小学生更进一步感知究竟在何种天气下,才能够引发诗人如此惆怅之情。教师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知识讲解,既能够将单调的文字内容变得生动,还能够使小学生更为直接地体会到诗人“炼字”能力之强,进而在生动的视频内容观看中使小学生深刻感悟诗文魅力。



        二、在生活化教学中,把握文章重点
        优秀的文章不仅包含精湛的写作技巧,更有作者深深的情感融入其中,而其重点,也往往在于作者的情感以及欲表达的内涵。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小学生对于文章重点的把握。生活化教学即教师将教材内容与生活要素进行深度结合,利用具体的生活场景、事物代替抽象、无形的文字内容,既能够降低语文知识的学习难度,还可以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内容的亲近感,进而逐步增强小学生对文章重点的把握。
        例如,教师在讲解本单元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可以将客观存在的生活事物带入到语文课堂之上。该文主要讲述了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当中的事物,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事先准备该画作的样图,或再次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该文章的重点分为两部分,其一为对画作内容的解读,其二为作者对先辈作画能力的赞叹。教师在讲解时则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详细观看,感悟文章、画作精髓,并逐步使小学生的个人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借此塑造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速小学生文章重点把握能力的提升。
        三、在拓展化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仅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安排,更是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拓展化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借此提高小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拓展化教学即教师将多种非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载体,使小学生可以在课外事物的观看、阅读、探索中掌握更为全面的语文知识,扩大学习范围、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非教学时间,组织小学生前往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社会实践,并进行拓展学习。图书馆方面,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相关的优秀书籍,如《中华好诗词》、《中国剪纸大全》、《书法赏析》等,使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历史的软文化;博物馆方面,教师可以向小学生介绍中华历史上的青铜器、玉器等事物,使小学生能够近距离感知我国前辈先贤的工艺结晶。教师采用社会实践的方式进行拓展教学,既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学习渠道,还能够有效充实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在更加全面的延展学习中,丰富知识基础,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单元整体备课能够将文章的一体性最大程度凸显,使小学生掌握同一核心不同表现的同时,还可以更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理解水平,进而在更具综合性、更加详细地讲解中,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董雪微.浅谈小学语文如何备课[J].读写算,2020,(16):171-171.
[2]曹炳元.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备课[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1):74-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