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李良伟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李良伟
[导读]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发现、探究与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知识。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机械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现象,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李良伟    湖北省十堰市第十八中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发现、探究与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知识。从根本上消除学生机械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不良现象,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01-01

        引言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不仅要尽到辅导的职责,还要教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解读。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时间坚持,这是教师和学生值得去做的事情,因为学生掌握这种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完全展现自我主体思想继而实行的发展性学习,以教育者引导为始发点,以自我学习为根本,以互帮互助为实践方式,以养成学生自我学习为注重点。大数据环境下的主动学习,就是在利用大数据长处为前提,在教学实践中,在教育者的诱导、指导、帮助、点醒下,学生拥有着主动需求理解不足、解决不足的热烈想法和情感,用探索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继而做到解决难题,把握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和水平的目标。它以计算机大数据当作教学数据的承载物,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还有最新的教学设备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由知识的被灌输角色向知识的主动建设角色进步,让老旧的教育者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向着学生打破时间与空间阻碍的主动学习形式进步。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整合观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自主学习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本身就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诉求,也契合了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调整思想观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分析学生的内心所思所想,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也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水平。当前学生乐于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原因更多时候其实在于课程内容的无约束性、考试的无强制性,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最终文化课程成绩的取得无直接关系。而且在文化课程学习之余,能够到机房上网,本身对学生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上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为重要。



        (二)重视实践操作的作用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思想的关键方法,就是教育者需要关注实践操作,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知识获取的历程里,指导学生在思想上实行操作,再把实践的方法在上机的时候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思想,使学生有了当作课堂主体体验。比方说,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时,教育者能够根据标题的排版、文字的改正、段落改变和行间距等一系列知识设计题目实施教学,使学生经过自身的真实操作感受到解决问题快感。能够在课前对班级同学实行分组,使学生在上机操作实践中不单单可以直接参加到经验的取得中,还可以使学生明白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的同时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思想。还能够在课前经过分享的方式群发给学生一些样文,让学生经过积极做完作业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例子,使学生在做完作业的同时得到愉悦感,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现阶段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并能够实际操作。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自由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信息技术的运用方法,以此有效避免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理解不足的现象。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属于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
        (四)结合其他学科,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就像物理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帮助,数学离不开物理知识,各个科目的学习都是在语文的基础之上,每个学科之间都是有相互联系的。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也要结合其他的学科,了解到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仅是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处理信息,把已知的信息处理成为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因此,信息技术的学习也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帮助。在物理、化学等需要实验的学科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可以把实验现象更加具体形象地展示出来,给学生更加清晰的学习体验,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数学语文等学科中所遇的问题。由于这一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挑战性和更加自由化,促进学生可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学好知识。再者,教学要多考虑学生,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能力来选择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度学习理论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形成,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孟云.浅析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考,2021(05):98-99.
[2]康长生,甘永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0(27):20-21.
[3]唐斌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38):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