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误区浅析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邓汉玲
[导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学好数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造成直接影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误区,就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常见误区,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

邓汉玲   七星关区德溪中学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学好数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而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教育体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方法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造成直接影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误区,就会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常见误区,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29-01

        引言:现如今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现有教学阶段,仍旧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找到这些教学误区,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常见误区,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过于注重娱乐教学,忽略了教学重心
        现如今教学改革要求课堂教育实现高效自主学习,但是随着各种兴趣教学和游戏教学的实施,教师虽然不再坚持以往的知识灌输,但忽略了学生知识认识的过程,教师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往往会带入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有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不仅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反而还会破坏课堂的严谨性。有的时候一堂课讲下来,学生能够收获到的有用知识少之又少。所以娱乐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快乐,而是应该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课下做好教学总结以及教学计划,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采取有意义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涉及的内容也需要和教学内容相关。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兴趣教学等多种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使教材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而不是在课堂当中带入一些毫无意义的话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会数学的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中有秩有序的完成学习目标。
        二、以考纲为限度的教学,忽略知识了全面性
        当下虽然一直倡导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应试教育仍旧是当下很多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会选择一些与考试相关的教学素材,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从未出现在考试中的题目,一般没有学习的必要。这种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获取范围,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拓展相关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而且学习并不应该被考纲所限制,关注考纲,了解考纲是合理的,但并不能作为学生学习的限定,教师应该在原有的学习范围内,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广泛的知识获取空间,强化知识与世界的联系。


而且考试是验证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教师应该认清原本知识的自身价值,通过科学高效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活跃丰富的思维,提高小学数学学习质量。
        三、教师主观意识过强,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讲解教材内容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所以学生也需要通过“听”来获取知识。但是由于教师的思维模式与学生的思维模式有很大差异,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计划以及讲解方法都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制定的,而教师认为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对学生来说并非如此。所以有的时候一节课讲下来,教师认为自己讲解的非常清楚,而学生还是没有听懂。甚至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与教师知识水平的差异,对于一些在教师主观意识中比较简单的题目直接略过,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由浅到深学习知识。在学习到新知识时,教师也需要给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并给予学生二次补救的机会,消除在学习上的各种隐患,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为之后的数学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四、注重学生减负,忽略了教学质量
        现如今有关于学生减负的新闻比比皆是,要求学生减负的目的无疑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和学业负担,然而减负并不代表的是减少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减少知识学习和课后作业,并不是学生减负的主要目的,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产生严重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为给学生减负是为了减少学习压力和学习难题,所以教师就应该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针对部分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有一些心理负担的,而这就需要教师选择轻松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只有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才能够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学生减负并不代表教师减负,教师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但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学生减负的根本目的。
        结语: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够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学计划,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要知道数学教学本身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教学活动,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为顺应教学改革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分析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误区,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制定全方位教学计划,采用一种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陈守国.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误区[J].人生十六七,2017,{4}(11):46.
[2]刘锦燕.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误区探究[J].考试周刊,2021,{4}(43):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