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杨婷婷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杨婷婷
[导读]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立意以及结构安排,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书面语言表达。而有效的写作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谋篇布局的同时学会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名篇佳作,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立意、结构编排以及写作方式等都非常新颖独特,需要学生展开深度的学习研究

杨婷婷   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汇华四季小学  519055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阅读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语言表达技巧,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立意以及结构安排,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书面语言表达。而有效的写作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在谋篇布局的同时学会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语文教材上的课文内容都是精挑细选的名篇佳作,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立意、结构编排以及写作方式等都非常新颖独特,需要学生展开深度的学习研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容中的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展开写作练习,从而全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28-01

        语言学习活动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参考模式,可以给写以更多的启发,而写作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内容。日常写作活动中,学生们总是会有无内容可写以及不知道如何写的困惑,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相应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写作技巧的同时加强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展开写作练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仿写,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
        仿写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再创造,然后让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成为学生语言思维的一部分。语文教材上的文本内容,或是语言优美,让读者如痴如醉;或是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或是语言奔放豪迈,让读者产生热血沸腾之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中的语言段落或者是体裁结构展开仿写练习,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中的写作方法展开仿写。例如《落花生》,作者通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要做一个有用的人的道理。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手法,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植物和动物都有着类似于人的高尚品质,都值得被歌颂和赞扬。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荷花、竹子、梅花等植物,通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展开仿写练习。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体格式展开仿写练习。例如《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那么学生就要在学习说明文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一种事物,学生可以介绍月亮,可以介绍任何一种他们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等。



        二、写读后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他们会随着文本内容中的主人公产生或悲或喜的情感感受,会随着语言段落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的阅读感受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草船借箭》、《景阳冈》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活动就是写读后感,而且这一单元的文章都节选自经典名著,都能给学生以思想方面的深深启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名著内容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写作阅读感悟。比如学生读过《草船借箭》后,对诸葛亮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么他们就可以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写作自己从“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获得的思想启示等。类似的,还有“景阳冈”、“猴王出世”以及“红楼春趣”等故事内容,都能给学生以思想方面的启迪,因此学生都要将其阅读中产生的思想感受写出来。
        三、缩写,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缩写,顾名思义,就是将较长的文本内容加以高度概括,使其在保持原有文本内容含义的基础上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材《猎人海力布》以及《牛郎织女》这一单元的写作练习活动就是缩写故事,就是要求学生将长篇的故事内容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出来。缩写,既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原有的文本内容,从而做到保持原有故事内容不变,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概括能力,因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猎人海力布》为例,学生要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将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通过剪短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让读者即便是不阅读整个故事内容也能够了解故事发展过程的目标。缩写,看似比较简单,实则是比较困难的,学生既要理解分析语言,又要将语言内容进行高度概括,还要将概括后的语言内容加以组织和表达,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就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
        还有《牛郎织女》,教材中是通过两篇文章来讲述这个故事内容的,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两个故事内容合成一篇故事,写清楚牛郎遇见织女之前以及遇见之后发生的的过程,然后将整个故事内容通过简短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是新课标理念下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其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分析和运用。而且无论是仿写练习,还是缩写练习,还是读后感的写作,学生都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中的语言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然后才能展开相应的写作练习,因此教师要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让学生们更多地感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邵沙沙.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1,{4}(Z2):99-100.
[2]王秋月.巧阅读,妙写作——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作文成功之路,2021,{4}(27):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