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简单冰箱原理》教学的设计——《汽化与液化》的拓展课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费志明
[导读] 汽化与液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我们可以举例很多生活实例,让学生从汽化、液化以及吸、放热方面来解释生活实例,从而巩固相关知识,即从现象到解释的教学思路。但是基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表述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很难表达清楚。有的例子学生并不熟悉,解释清楚就更加困难了。

费志明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盐官镇初中  314412
【摘要】汽化与液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我们可以举例很多生活实例,让学生从汽化、液化以及吸、放热方面来解释生活实例,从而巩固相关知识,即从现象到解释的教学思路。但是基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推理和表述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很难表达清楚。有的例子学生并不熟悉,解释清楚就更加困难了。
【关键词】设计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25-02

        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列举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例,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从整体上把握核心概念,完善物态变化知识结构,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本课在设计时,借助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冰箱实例,将汽化与液化相关知识整合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知识主线。通过设置问题“如何将一杯水降温”,引导学生思考“冰箱内部为什么能维持在比较低的温度”,从而激发学生自己来设计一台冰箱,探究冰箱的制冷原理。在问题解决中渗透液化等相关知识。这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正是STEM教学理念的核心体现。
        STEM 结合点(内容)
        科学S 认识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技术T 体会汽化、液化在冰箱中的应用
        工程E 设计并理解气体液化制冷的方法与建模能力
        数学M 学习用画图直观表述问题,为数形结合思维奠基
        二、教学过程
        1.出示一杯冰冷的水
        问:这杯冰水,放在教室里一段时间,水的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温度慢慢上升。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
        师:没错,水的温度低于室温,所以周围空气会把热量传递给水,直至水温与室温相等。
        设计意图:结合图形解释热量传递的方向,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冰水升温)与图形结合起来,使其对热传递方向有一个更形象、具体的认知。
        2.出示一杯与室温相同的水
        问:现在,这杯水的温度和室温一样,你什么办法让它的温度重新降下来,和这杯冰水一样?
        生1:放一些冰块进去,冰熔化会吸热,水的温度就降低了。
        生2:放在更冷的地方,比如冰箱里。
        问:冰箱是怎么给这杯水降温的呢?
        生:冰箱里面比较冷,所以能降温。
        3.小组讨论
        讨论与思考:冰箱里面的温度比外面的低,为什么冰箱内部能一直保持比较低的温度?为什么它不会像这杯冰水一样慢慢升温,直到和周围温度相等呢?
        生:冰箱能够不断地把热量送到外面。
        4.设计一台冰箱
        (1)小组讨论:如何将冰箱内的热量搬到外面?
        生1:熔化会吸热,在冰箱冷柜周围放某种物质,使其熔化,吸收冰柜里的热量,这样冰柜内的温度就会降低,水的温度就下降了。



        生2:汽化会吸热,在冰箱冷柜周围放某种物质,使其汽化,这样也能行。
        生3:如果只有熔化,那就需要不断地提供物质。这样太浪费,也不可能实现,最好这种物质能够循环。
        师:若想让其循环起来,从便于流动的角度分析,我们选择哪种物态变化更好呢?
        生4:汽化——液化。
        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小组活动:观察盛冰水的烧杯外壁,出现小水珠。
        分析液化原因:
        生: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内壁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
        总结液化方法:降温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液化现象,对液化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分析液化原因,总结出液化的第一种方法——降温。
        (2)冰箱液化方法的选择
        思考:循环的物质汽化后流动到冰箱外,是不是就能发生液化?
        生:冰箱外面的温度比冰箱里面的高,气体流动到冰箱外还是不能液化的。
        思考有没有其他液化的办法?
        实验演示:乙醚的液化
        总结液化方法:加压(生活应用举例)
        完善画图:电动压缩机加压。如图:简易冰箱模型
        (3)循环物质特性选择
        问:为了能在冰柜周围汽化,我们所选的这种物质应该有什么特性?
        生:冰柜内温度比较低,但是还是能够汽化,说明它的沸点比较低。
        (4)与实际冰箱简易原理图比对。
        解释:冷冻室是如何保持相当低的温度的?
        低沸点的冷凝剂在蒸发器里汽化,吸收了冷冻室里的热量,使冷冻室里的温度降低。空气压缩机将生成的蒸气抽走,压入冷凝剂,使之液化并把冰箱里带来的热量放出。冷凝剂液化后重新回到蒸发器里,如此循环工作,从而使冷冻室保持相当低的温度。
        (5)拓展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师:之前我们选择的氟利昂因为含有氯原子而会破坏臭氧层,使达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加,威胁人体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现在我们已普遍采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无氟冰箱)。
        三、结语
        本课设计时,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冰箱为学习载体,在设置问题——分析解释——完善方案这样的设计思路中渗透汽化与液化相关知识。如选择冷凝剂时,一方面可以复习前面所学的熔化、凝固等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思维方法,认识液化的概念。将科学知识整合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在实验、画图、分析等实践体验中学习新知,完善知识结构。这种学习模式体现了STEM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基于项目的 stem 学习一个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学习方式[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6:123-135.
[2] 林小婷.基于 STEM 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湖南中学物理,2020(03) :54-55.
[3] 万志炎.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 STEM 课堂教学变革[J]. 新课程研究,2020(03): 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