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视野下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徐美芳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徐美芳
[导读] 幼儿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让他们能够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能够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态度,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质。

徐美芳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幼儿园  334600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让他们能够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能够在各种学习和活动中保持良好的情绪态度,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品质。
【关键词】课程视野;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19-01

        引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关键性作用,无论是幼儿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必须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给幼儿营造和谐友爱的学习环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具备合群的性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人们幼儿健康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更多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误区,把“心理健康”等同于“品德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做好榜样
        幼儿教师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幼儿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会对教师的言行举止产生模仿的心理,如果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表现出十分消极或者态度偏激,那么幼儿也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弊端凸显。所以,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做好表率,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教师必须做到,让幼儿有参照的榜样。在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快乐地参与活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有利于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例如,在开学之初,有些新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会感到陌生和恐惧,当教师主动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他们要么低声哭泣,要么默不作声,完全不知道向教师打招呼。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在组织心理健康活动时就可以主动询问这些幼儿,问他们是玩丢手绢还是玩过家家,并把他们放到整个活动的核心,让他们自觉地参与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与同伴交往。
        二、通过积极鼓励,走进幼儿内心深处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之间发生争吵,此时,教师不应该对争吵的幼儿进行责罚,而是要将其劝开,并询问幼儿争吵的情况。教师在询问时要和颜悦色,若是以严厉的方式询问,不仅不能得出争吵的原因,还会使幼儿恐惧,不敢承认错误。教师耐心询问后,便要进行开导,对挑起事端的幼儿进行适当惩罚,对另外一个幼儿可先安慰,然后给其讲述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错误,让两者互相道歉并和解。教师在引导幼儿和解的过程中,要深入幼儿内心,让其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帮助其改正,这样不仅不会给幼儿留下心理阴影,还会让其记住这件事,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可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也实现了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目标。


另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部分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完成。对于这类幼儿,大多数教师会用命令的方式让其执行,但是效果并不好,还会让幼儿很怕自己,甚至不想来幼儿园。对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鼓励引导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能够吸引幼儿注意力的教学内容,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不能完成任务的幼儿,教师更要用鼓励的方式,当其完成某一任务时,即使完成得不好,教师也要鼓励,并深入幼儿内心,与其交流,了解其做任务的心理,根据其心理加以引导,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学习社会交往技能
        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才拥有了很多同龄的小伙伴,而同伴关系是能够满足幼儿归属感与爱的需要的。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各个阶段的幼儿人际交往发展的特点是不相同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够要求小班的孩子做到大班的事情。如今的家庭大都非常溺爱孩子,很多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他人合作,而且也会出现自私等情况。这类幼儿可能会整日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或者是讽刺挖苦别人,对于公共物品不爱惜或是占为己有,表现出攻击性。这些行为都会让幼儿与同伴相处不好,导致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介入,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的时候可以进行奖励,以此强化这种行为。有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好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之间友好交往,进行分享。
        四、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形成整体合力
        目前,有些幼儿园认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他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家庭的协助,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结合,从而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整体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幼儿,因此,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和品格,为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创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使获得长远的发展。所以,幼儿教师要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幼儿在有爱的家庭气氛的影响下发展健康身心,实现家园共育,将幼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教育的必然趋势。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地展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让幼儿尽可能地获得更好的发展,让他们能够拥有乐观的态度,能够在逆境中奋力拼搏,昂扬斗志,乘风破浪,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充满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包小利.探析幼儿园健康活动中的情感融入[J].科普童话,2020(12):133.
[2]赵俊福,王德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20(05):29.
[3]孙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85):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