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黄风菊
[导读] 在信息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发展的当今时代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和知识,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巨大的有效帮助,所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势在必行。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需要教师一一克服完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黄风菊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安鹿小学  444200
【摘要】在信息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发展的当今时代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和知识,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巨大的有效帮助,所以,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势在必行。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需要教师一一克服完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提供更多的有效帮助。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充满活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18-0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信息技术知识,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创设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竞赛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竞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应用竞赛教学法,可多一些趣味性、积极性、自主性。竞赛的内容不局限于大纲上所规定的知识,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都可做竞赛的附加题。在竞赛过程中,学生有如下的收获:(1)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在竞赛过程中主动利用“碎片化”时间收集资料,提高了时间利用率。(2)积累的学习成果。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取得胜利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保持再接再厉的心态。竞赛教学法是参与式教学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从而更专注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采用分层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将信息技术知识点进行层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要对学生放手进行操作,学生通过学习,能有效的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分层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让学生熟悉键盘的按键位置,并不断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打字指法,强化学生的打字训练,并利用打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等年级的学生,则是不断提升他们的打字水平,并让学生了解电脑的相关配置,持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长篇文字的输入,并了解电子邮件发送和绘图软件等。到了高等年级,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简单音频及图片的制作。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层次教学活动,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断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设计时还应该不断融入具有趣味性、游戏化特点的教学内容。
        三、开展实践知识教学
        例如,教师在进行“我的小名片”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在讲解了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名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对每个学生都予以更多地注视,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际想法和操作方式,进行及时的更正和指导。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和目光放到课堂学习中来,得到实际的手动实践,从而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时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记忆,还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学习中来,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在今后的发展和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帮助。所以,教师能够展开实践知识的教学,就能够令学生不断地完善自身,学会更多的知识技能。
        四、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这对优化信息技术教学有重要意义。教学评价要遵循多元化的原则。新颁布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要把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紧密结合起来。”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原则。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必须要关注学生的感受,通过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进一步明确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切入点,这对打造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非常有帮助,也能够提升教师对于课堂的实际掌控力。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教学评价不仅能够了解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弥补不足和短板,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之间的评价是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结束语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基于国家以及社会对当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师应当采用新式的教学理念,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并有效地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周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方法探究[J].名师在线,2021(01):71-72.
[2]余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79.
[3]何开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