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传统美德教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1/8/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3期   作者:徐金玲
[导读]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科特点,在做好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从而彰显历史课程的育人优势,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和有效路径做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建议,共同为历史

徐金玲    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中心学校  黑龙江  讷河  161300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也为初中历史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科特点,在做好历史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渗透,从而彰显历史课程的育人优势,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他们更好地学习与发展保驾护航。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和有效路径做了详细探讨,以期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学建议,共同为历史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传统美德教育;价值所在;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015-01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所在
        当前初中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长辈大多对其极度溺爱,使得他们的诚、礼、勤、孝等传统美德日渐缺失,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所以,如何做好道德素质教育,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良好升华,从而助力其成长与发展,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质学科,有着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长期以来,历史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我国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等著称,在横贯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更是蕴含了诸多传统美德内容,经万世而不衰,传千年而铸人魂。特别是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更是蕴含了民族气节、儒家精神、民族精神等众多优秀思想与品质,这些思想促进道德教育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所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丰富历史教学的内涵与形式,让道德与素质教育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向价值观念和健康道德品质,肋力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抓好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是实现认知与实践、情感与价值观的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在传统美德教育目标下,首先要强调初中历史的人文性,摒弃初中历史教学的功利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非常深邃丰富,包括历史观,家国情怀等多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要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地评价,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指导自己进行正确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设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注意创新教学方法,紧紧抓住历史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客观认知世界的方法论。
        (二)深挖教材内涵
        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材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所以,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渗透时,教师也要以课本为基点,立足教学内容和初中生学习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案、教学设计的方式,对课本中的美德内涵加以深挖,让整个课堂洋溢出真善美的氛围。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依据章节内容,加强历史典故的教学引用,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体悟到传统美德的内涵精髓,利用历史人物典故,树立一个良好的美德形象,从而让学生的道德意识得以良好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教材中的美德内涵与学生实际进行联系,从而在深化学生历史知识认知的同时,推动其道德观念的内化与提升。



        (三)找准切入时机
        诸多教育实践证明,良好的教育切入时机往往能够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所以,在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教师应当找准切入的时机,将传统美德适当、适时地引入到教学中来。期间,教师一定要保持灵活性的教育思维,要把握好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然后以此为基点,来借题发挥,提高历史教学和道德教育收益。
        (四)引入科学方法
        众所周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应当摒弃以往言语填灌形式的教学模式,立足传统美德教育需求,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教育教学,从而营造多彩多姿、精彩丰富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于快乐之中获得历史认知和道德认知的深化。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信息技术辅助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备受师生喜爱的教辅工具被广泛应用与教学领域。在它的支持下,教师能够通过图片、音频、影像等方式来形象化地展现知识点,让那些枯燥的文字跃然于学生眼帘,从而打造视听一体形式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获得别样的视听体验,进而在激起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教学收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也要秉承创新化与现代化教学观念,加强信息手段的课堂运用,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作用。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将依托信息手段之便,展示五四运动的影像片段;在讲授抗日战争时,教师可展示电影《南京、南京》或《八佰》的片段,从而创设出一种信息化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其中,从而使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感等得以良好培养。
        2对比分析运用
        由于历史学科有着较强的辩证性特征,故此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对比教学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这点同样适合于传统美德教育。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我国各个朝代中既存在着一些贡献突出的艺术家、思想家、军事家或者政治家,也不乏一些游手好闲、卖国求荣、自私自利、追逐权势的人物。对此,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历史人物对比,来让学生体悟其中的道德真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指引学生将历史人物与自身进行对比,激励他们效仿前贤,实现其道德素养的有序化提升。例如,在讲授北宋文化的知识点时,教师可引入“程门立雪”的故事,让学生分析杨时做法的同时,对比自己平时的言行,倡导他们要尊师重教和发奋学习。
        三、结语
        总之,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历史教师秉承素质和生本教育观念,立足时代教育形式,不断延伸和探索教学路径,来落实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工作,从而在保证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学生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参考文献
[1] 程盼盼 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孝德培养实践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11):P159159
[2] 文新能 浅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6):222
[3] 李永鹏 浅析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的必要性[J] 亚太教育, 2020(4):8787
[4] 芦婧 浅谈新时期如何对初中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J] 神州(上旬刊), 2020, 000(00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